AI赋能医学 从“可用”到“可靠”
人工智能(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患者带着AI生成的答案就诊,医生应用AI工具辅助诊疗、科研等日常工作,医疗机构部署多套AI系统,科研人员、企业等应用AI使药物研发不断实现突破……如今,AI已渗透医药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推动AI持续赋能医学发展,面对“幻觉”“黑箱”等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AI优势,在近日在京举行的2025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医药、科技、教育等多领域专家围绕上述话题展开探讨。
从临床诊疗到医学教育
AI正重塑医疗行业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时代。与过去的信息技术革命不同,AI不仅改变了工具,更重构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底层逻辑。”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表示,在医疗领域,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AI大模型推动了数据处理从知识到方法的突破,进一步可能产生智慧涌现,成为新的生产力载体;人机协同的新型生产关系正逐步构建,并重塑整个医疗生态。
传统医疗模式依赖医生的经验判断,而未来,个性化AI模型将利用个体全生命周期数据预测疾病风险,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变。AI为影像学等领域带来变革,不仅提升诊疗效率,更将推动诊疗模式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向“以患者-AI协同为核心”的新生态。
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推动人类文明迈向人机协同新阶段,促使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推动教育时空拓展,但也带来知识迭代快、开源社区缺乏等问题。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介绍,为此教育部通过组建优势大学联盟,打造顶尖学科交叉教学团队,构建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学分制度,推出“AI﹢”课程,升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
从机制出发开拓思路
搭建AI的底层架构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与大量数据涌现,从数学角度系统研究生物和医学的条件已成熟。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数学家丘成桐介绍,数学建立了AI的底层架构,在疾病研究等多领域有重要应用。但医学数据具有小样本、高维度、类别不平衡等特点,还存在“噪声”和缺失值等问题,应用传统方法处理时,往往需要增加复杂的预处理步骤,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另外,传统AI模型基于线性假设,难以捕捉医学数据中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利用线性方法研究非线性问题,需要大量计算及统一的非线性方程研究。“面对医学数据难题等重重挑战,期待数学与医学、AI等领域专家加强合作,推动相关研究工作。”丘成桐说。
“当前,AI的发展主要依赖数据驱动的大模型,但其存在高算力消耗、灾难性遗忘、推理能力弱、‘黑箱’不可解释等固有缺陷。”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介绍了基于脑科学启发的解决思路,通过模拟人脑的记忆和推理机制,开发小样本、低算力、强推理的人工智能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向认知智能跨越。
随着AI的广泛应用,其伦理与安全治理问题日益引发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医疗健康领域是AI应用的“高压地带”,人机对齐原则应在该领域实现体系化的全面渗透。
人机对齐是指通过技术手段确保AI的目标、行为与人类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保持一致。如今,它已成为AI发展的重要原则。
王江平介绍,医疗AI应用具有数据敏感、结果不可逆、责任复杂等特性,需在技术架构、数据集建设、医院管理、患者知情、行业监督五大环节协同发力,切实提高医疗AI人机对齐水平,确保其始终服务于人类福祉。
从破解难题到形成标准
赋能AI发展新生态
AI正在成为推动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大力支持“人工智能﹢”行动,通过标准化建设、跨机构数据共享和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开发,提升诊疗效率和精准度。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调研员沈剑峰表示,当前需要建设医疗卫生领域临床专病高质量数据集和AI语料库,突破专业语料不足、多模态处理等技术瓶颈,同时,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联动,推动政策标准创新,加强复合人才培养和医学伦理安全,共同推动医疗卫生领域AI的应用创新。
针对医学AI带来的种种挑战,与会专家表示,如医疗数据涉及基因、患者病史等隐私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如何在合规前提下获取高质量数据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医疗领域容错率低,大模型由于固有的“幻觉”问题而给出错误建议,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另外,AI“黑箱”决策机制也使医生和患者对其的信任度打了折扣。从数据采集、算法开发到临床验证,AI应用链条长,参与方众多。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归属模糊,需明确法律框架。
与会专家表示,医学AI应用要以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医疗决策主体,才能使AI实现从“可用”到“可靠”的跨越,最终使其成为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核心助力。

文:健康报记者 胡彬
编辑:胡彬 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
-
人工智能(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患者带着AI生成的答案就诊,医生应用AI工具辅助诊疗、科研等日常工作,医疗机构部署多套AI系统,科研人员、企业等应用AI使药物研发不断实现突破……如今,AI已渗透医药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推动AI持续赋能医学发展,面对“幻觉”“黑箱”等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
2025-04-30 18:34:00
查看详情
-
-
4月28日下午,深铁集团、万科集团与华为在华为坂田基地签署2025版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回顾了2018年深铁集团与华为首次签订战略协议以来,在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云计算、大数据、网络通信等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随着本次协议签订,深铁集团和华为将携手抢抓“双区”
2025-04-29 18:45:00
查看详情
-
-
“工信大讲堂”探营智能工厂,沉浸式探索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新路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琼萍 通讯员 范孟霞)机械臂精细化作业,智能物流小车来回送料,数字化大屏实时跳动生产数据……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在广汽埃安长沙智能生态工厂已成为日常。4月28日,第五期“工信大讲堂”——高端装备技术能力提升与数智实践专场活动在此举行,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2025-04-28 21:42:00
查看详情
-
-
“我们推崇的Be Bold,中文叫‘敢为人先’,是敢创新、敢坚持、敢用人,敢去实现我们在中国的健康梦。”4月12日,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Cherry Huang上任一年多来,首次围绕企业规划正式对外发表观点。2023年9月,强生在全球范围内宣布品牌焕新,制药业务名称从杨森制药焕新升级成强生创新制药
2025-04-28 18:30:00
查看详情
-
-
打造“强引擎” 提供“硬支撑”——透视一季度甘肃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增速9.9%!——这是日前公布的一季度甘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在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时期,一季度甘肃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足以令人振奋:纵向来看,9.9%的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6.7个百分点;放在全国投资“大盘子”来看,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2025-04-28 15:46: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莫兰特伤退,雷霆29分逆转灰熊拿到赛点
- 9 食品安全责任再压实,“双总监”能否成为“双保险”
- 10 果然财经|换帅!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
- 11 保罗:下个月就40岁了 我热爱篮球但也想陪伴家人
- 12 金价持续下跌!黄金饰品克价5天跌近50元
- 13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幼儿园小一班香椿鸡蛋饼食育活动小记
- 14 雪豹穿行公路被撞死亡!野生动物“路杀”为何时有发生?
- 15 地铁站口占道经营 乘客进出不便
- 1 市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 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各项任务 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发展底线
- 2 磁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Ⅲ级/较重] 【2025-05-01】
- 3 市区将新建三条道路!
- 4 亚信安全成为成都世运会网络信息安全 官方合作伙伴
- 5 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信创合作论坛圆满举办 “翼可信”携手伙伴共筑高质量行业生态
- 6 2025年第3期“泉城校友大讲堂”开讲
- 7 AI赋能医学 从“可用”到“可靠”
- 8 从口碑里“长”出的城市!杭州市民日解锁杭城“幸福密码”
- 9 明天,之江东路(塘工局路—九睦路)开通
- 10 数字城管高效处置道路不洁守护城市环境
- 11 云南乐声合唱团建团30周年演唱会举行《如歌的岁月》唱响时代记忆与艺术追求
- 12 延时运营!深圳地铁最新发布
- 13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通知 推动“青年驿站”服务求职毕业生
- 14 新华社半月谈《这所高校里有个“地球村”》关注吉林民办教育
- 15 日本:宠物地位高 人宠合葬业务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