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朗朗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9:35:00    

白鹿踏云,岳麓听松,嵩阳观雪,应天揽月,“四大书院”美名传承至今。若提及山西书院,便是雅士云集,领一时风骚。

书院的古墙旧瓦,如今多已湮于尘烟。不必遗憾,4月23日至25日,于“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中,一起来“听”融入中华文化血脉的朗朗书声。

作为“锦绣千年 弦歌不辍——中国书院里的阅读”展览的八大展厅之一,“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集中展示了山西书院历史、名家,以及源远流长的崇文重教之风。

山西书院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费君书院,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唐代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诗人杨巨源,在《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中留下了“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的绝句。

辽代翰林学士邢抱朴,在家乡应县所建的龙首书院,是山西历史上第一所有明确记载的书院。位于长治的雄山书院,则是现今唯一留有遗迹的宋代山西书院。

山西书院,可谓藏尽缥缃万卷书。1597年,祁县昭余书院落成,数百年间,藏书颇富。如今的山西省祁县中学校,与之一脉相承。据《昭余书院藏书志》记载,祁县中学校所藏古籍数百部上万册,镌有“昭余书院课卷钤记”的出现上百次,涉及书籍3000多册。

山西书院不仅藏尽好书,刻书亦是一绝。金元时期,山西是北方刻书重地。平阳刻书与南方浙刻、蜀刻、闽刻等遥相呼应。明代,山西境内晋王府、沈王府、代王府三座藩府,均建有藩府书院。

顾廷龙先生在《明代版刻图录初编》一书中,评价晋藩刻书“为诸藩之冠”。有趣的是,因山西书院所刻书籍品质精良且“错别字极少”,经常被“不良书商”撕去序跋,冒充宋元本。

风雨数百年,于山西书院中,不断涌现出栋梁之材。三立书院、晋阳书院大师辈出,清末名臣李用清、学者王崧、藏书家卢文弨等均为其中翘楚。

1902年,晋阳书院、令德堂书院合并成为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为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自此,山西率先从书院教育,走向近现代教育。

无论书院、学堂,朗朗读书声,仿佛就在耳边,渗透三晋大地,穿越时空传承至今。4月23日至25日,等你到来,一起聆听。

记者 杨尔欣

相关文章
非遗太原|苑氏皮雕:百年匠心焕新彩

非遗太原|苑氏皮雕:百年匠心焕新彩

苑小敏在制作皮雕作品苑小敏获第三届文博会“神工杯”金奖作品苑小敏的皮雕展品  秋日晨光透过纱窗,在北桥艺术部落苑氏皮雕工作室洒下斑驳的光影。54岁的苑小敏,身着牛皮围裙,轻握锋利刻刀,在素色植鞣的牛皮上精心雕琢。刀尖游走间,皮革散发着独有清香,青龙白虎的形象渐渐浮现。  从17岁的苑斌走进大同“积成

2025-08-26 16:02:00

查看详情
五大博物馆齐聚文旅产业博览会,400+爆款文创将集中亮相

五大博物馆齐聚文旅产业博览会,400+爆款文创将集中亮相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即将于9月12日到14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大幕。五大顶流博物馆集体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将带着自家最抢手的文创产品齐聚现场,400+爆款好物涵盖历史底蕴与萌趣创意,更有首发新品、限定印章等惊喜,堪称一场“行走的文

2025-08-25 17:03:00

查看详情
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太原市三个案例入选

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太原市三个案例入选

8月22日下午,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上,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发布。太原市有3个典型案例入选,分别是:市委宣传部和市供销社申报的中华老字号太原乾和祥茶庄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实践;市文物局申报的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彰显“锦绣太原”历史文化特色;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申报的协同育人模式下

2025-08-23 06:06:00

查看详情
破局“一煤独大”!潞安化工“智绿并行”重塑产业新版图

破局“一煤独大”!潞安化工“智绿并行”重塑产业新版图

从传统开采到“智绿并行”,从“一煤独大”到多链协同,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引领……近年来,潞安化工集团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重塑“强煤优化育新”现代产业体系。煤炭产业添智增绿对于五里堠煤业公司而言,6月6日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这天,该公司智能化建设通过省级评定,达到山西省Ⅱ类中级标

2025-08-17 10:02:00

查看详情
古韵晋阳法治新景迎面而来

古韵晋阳法治新景迎面而来

“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晋阳城的繁华盛景。千年岁月流转,这片承载着2500多年的历史的“面食之城”,依旧生机盎然。太原古称“晋阳”,三面环山、一水中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如今的太原,在古老城垣的根基上,描绘出一幅传统底蕴与创新发展交相辉映的时代

2025-07-27 22:36: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