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太原|苑氏皮雕:百年匠心焕新彩

苑小敏在制作皮雕作品

苑小敏获第三届文博会“神工杯”金奖作品

苑小敏的皮雕展品
秋日晨光透过纱窗,在北桥艺术部落苑氏皮雕工作室洒下斑驳的光影。54岁的苑小敏,身着牛皮围裙,轻握锋利刻刀,在素色植鞣的牛皮上精心雕琢。刀尖游走间,皮革散发着独有清香,青龙白虎的形象渐渐浮现。
从17岁的苑斌走进大同“积成厚”皮箱店当学徒,到2003年苑小敏在互联网时代拾起家族技艺,再到2023年,苑氏皮雕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皮革雕刻技艺——横跨三个世纪,四代人薪火相传,让这门古老手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刀似笔,皮如纸,而时代,是永不褪色的画布。
四代传承逾百年
皮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瑰宝,起源于距今4000多年的青铜时代。新疆五堡墓葬出土的轧涡旋纹革盒,上面刻有精美的涡旋纹,是距今发现最早的传统皮雕雏形。春秋《考工记》中记录了“攻皮之工:函人为甲”,先秦时的皮甲已绘有图案花纹。辽代时盛行“革囊盛乳”的皮囊壶,表面已有皮雕装饰。山西皮雕盛行于清末民初,大同最早,有皮箱、皮包、书箱、帽盒、脉枕、皮枕等。
在众多皮雕流派中,苑氏皮雕独树一帜,融合家传绝技与师门精髓,将三晋文化精髓完美呈现在皮革之上。其独创的“撕毛工艺技法”更是令众多收藏家叹为观止。作为该技艺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苑小敏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这门传统工艺推向了新的高度。
走进苑小敏的工作室,一件朱红色的雕花嫁妆皮箱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刻着凤戏牡丹、五福捧寿、琴棋书画等吉祥纹样。“这是1895年我曾祖父迎娶曾祖母时亲手制作的。”轻抚箱体上历经百年依然清晰的雕花纹样,苑小敏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时光回溯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年仅17岁的苑斌进入大同“积成厚”皮箱店当学徒。从熟皮、打版到雕花、上漆,他潜心钻研40余载。彼时的苑斌或许未曾想到,这门手艺不仅传承数代逾百年,更在曾孙女苑小敏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3年,在苑小敏的不懈努力下,苑氏皮雕被列入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皮革雕刻技艺项目。
刀尖起舞启新篇
“每张皮革的吸水性都不同,必须等水分渗透到合适的深度,刻刀才能下刀,这种吸水程度的判断完全依靠经验积累。”苑小敏展示着自己干净的双手,“雕刻时手部必须保持干净,否则出汗或者沾染的油脂会渗进皮革,为后续制作留下难以清除的痕迹。每道工序都急不得,皮革有它的特性,有时候需要等一等、放一放。”
皮雕工艺的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从设计到完成,一件作品往往需要经历产品设计、打版、图案设计、雕刻、染色、缝制等十几道工序,耗时数月。
最令苑小敏自豪的是其独创的“撕毛工艺”。通过特殊的雕刻和染色技法,能使动物毛发呈现出惊人的立体效果。
苑小敏1989年参加工作,曾任省第四纺织机械厂图案设计师,汾阳师范学院美术讲师。她对皮雕的热爱源自家族传承,而真正促使她放弃工作设立工作室投身皮雕创作的是一次骑马时邂逅的美式雕花马鞍。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完全可以用皮雕来展现我们独特的文化魅力。”她回忆说。
当被问及“如果没人定制皮雕作品是否还会坚持”时,苑小敏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依然会做,因为我想把这门珍贵的技艺传承下去!”
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她很快在皮雕领域展现出过人天赋。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皮雕工艺后,她于2003年创立个人工作室,2014年成立山西匼薇苑皮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其代表作《和谐官皮箱》充分展现了她的艺术造诣,赢得山西第三届文博会“神工杯”金奖。
薪火相传育新人
在太原理工大学明亮的教室里,苑小敏专注地向学生们展示着皮雕技艺的精妙之处。作为该校和山西传媒学院的特聘讲师,她始终秉持一个理念:“非遗传承不能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而应该化作年轻人生活中的活态艺术。”
“非遗技艺要永葆生机,就必须在传承中创新,找到与现代生活的共鸣点。”苑小敏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她鼓励年轻人将当代审美与传统工艺相融合。这种开放包容的教学理念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原本冷门的皮雕课程如今已成为校园里的热门必修课。
“学生们充满创意的想法常常给我带来惊喜,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苑小敏欣慰地说。最令她感到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开始爱上这门古老技艺。她的学生中既有博士、硕士,也有来自各大高校的专业教师,他们正共同编织着非遗传承的新图景。
苑小敏在山西传媒学院教学近20年、太原理工大学教学近10年。在此期间,她已指导完成40余篇与皮雕艺术相关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此外,她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数字平台宣传皮雕技艺,让更多人了解苑氏皮雕。中原出版社翻译的《皮革工艺》系列丛书,将苑小敏的工作室列入中国十大皮雕工作室推荐之列。如今,她的作品已从实用器皿发展为收藏级艺术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皮雕是我用一生认真做的一件事。”苑小敏说。在她看来,每一块皮革都有生命,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文化记忆。这份执着,让百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光彩。
太原晚报 记者 郭晓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忆档案
苑氏皮雕以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而闻名。其制作过程严谨细腻:从精选优质植鞣牛皮,到独创“撕毛技法”的潜心钻研;从雕刻时对皮革水分含量的精准把控,到染色时对色彩层次的反复推敲;从传统纹样的创新演绎,到现代艺术表达的巧妙融合——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结晶。皮雕作品通过精湛的刀工与独特的工艺,呈现出栩栩如生、层次分明的艺术效果。指尖触摸时的细腻质感,光影流转间的立体呈现,无不彰显着传承人对技艺极致的追求,更寄托着匠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执着信念。
-
-
苑小敏在制作皮雕作品苑小敏获第三届文博会“神工杯”金奖作品苑小敏的皮雕展品 秋日晨光透过纱窗,在北桥艺术部落苑氏皮雕工作室洒下斑驳的光影。54岁的苑小敏,身着牛皮围裙,轻握锋利刻刀,在素色植鞣的牛皮上精心雕琢。刀尖游走间,皮革散发着独有清香,青龙白虎的形象渐渐浮现。 从17岁的苑斌走进大同“积成
2025-08-26 16:02:00
查看详情
-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即将于9月12日到14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大幕。五大顶流博物馆集体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将带着自家最抢手的文创产品齐聚现场,400+爆款好物涵盖历史底蕴与萌趣创意,更有首发新品、限定印章等惊喜,堪称一场“行走的文
2025-08-25 17:03:00
查看详情
-
-
8月24日,话题词“王艳富豪丈夫已被限消”冲上微博热搜高位,引发热议。近日,《还珠格格》中“晴格格”扮演者王艳 在个人账号,开启今年以来第二场直播带货。数据显示,今年王艳两场直播带货,总计销售额超3000万元。此前,王艳因直播带货引发争议,网友称其“隐形炫富”且选品价格偏高。王艳8月20日发视频回应
2025-08-25 15:02:00
查看详情
-
-
来源:部委老农自留地在体制内,穿衣打扮这事,说小了是个人形象,说大了是机关形象,是公职人员队伍形象,所以小事不小,还是要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一般来说,体制内的着装应当合乎身份,庄重、朴素、大方,不同场合要求也不同。一是正式场合:着正装。所谓的正式场合,指的是场合严肃庄重,所以着装也要端庄大方。男生一
2025-08-23 20:43:00
查看详情
-
-
8月22日下午,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上,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发布。太原市有3个典型案例入选,分别是:市委宣传部和市供销社申报的中华老字号太原乾和祥茶庄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实践;市文物局申报的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彰显“锦绣太原”历史文化特色;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申报的协同育人模式下
2025-08-23 06:06: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莫兰特伤退,雷霆29分逆转灰熊拿到赛点
- 9 雷神能源上涨4.63%,报5.87美元/股,总市值9993.67万美元
- 10 新民快评丨“爱心专座”本就是强烈标示
- 11 提升爱鸟意识 践行生态文明
- 12 “一街、一线、一城”,青岛汇聚浪漫元素,延长甜蜜经济产业链
- 13 @大庆人 启用违停抓拍监控设备!涉及这些路段→
- 14 普京:新一轮俄乌谈判日期正在磋商,对与美会谈持开放态度
- 15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智能机器人助力高温保供电
- 1 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 为何选这里地下700米?
- 2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减少8.8%
- 3 到村里喝咖啡!年轻人热衷去“村咖”
- 4 本科招生女生是男生的2倍?数据拆解高校男女比例背后真相
- 5 非遗太原|苑氏皮雕:百年匠心焕新彩
- 6 45载潮头立 中国人寿助力特区建设鹏“城”万里
- 7 提前一周!南中环桥今早6时通车
- 8 九三阅兵“05后”受阅队员来了,年轻帅气“浪花白”亮相,大多是来自院校学员
- 9 她取现55万,民警便火速上门拦截,咋回事!?
- 10 肥城:“邻里宴”吃出浓浓“幸福味”
- 11 “多元化”为中国外贸增添韧性
- 12 太仓这些单位正在招聘
- 13 一条黄金走廊 如何重塑番禺经济地理?
- 14 8月26日,星期二,农历七月初四,早安 愿你今日与所有挑战温柔交手,心中藏勇,步履铿锵
- 15 美股收跌!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光伏太阳能概念股走强!比特币跌破11万美元关口,多家华尔街机构宣布: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