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市划分105个排水片区,广州市防洪(潮)排涝规划出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9:57:00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给城市洪涝防御带来极大挑战,如何打造江河安澜的宜居韧性城市?近日,《广州市防洪(潮)排涝规划》(下称《规划》)由市水务局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定位,规划至2035年构建起安全可靠、通畅稳固、低碳韧性、智慧高效的高质量防洪(潮)排涝体系,实现“雨润羊城、江河安澜”,为广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上蓄、中泄、外挡”,系统提升防洪排涝防御能力

目前,广州市防洪、排涝体系基本形成,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200年一遇;城市治涝标准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但防洪排涝工作仍面临挑战。首先,城区极端降雨事件呈增加趋势,且倾向于发生短时、突发的降雨事件。近年来广州2020年“5.22”,深港2023年“9.7”极端暴雨,给城市洪涝防御带来极大挑战。

与此同时,最近30年广州市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下垫面“硬底化”十分明显,地面蓄滞能力减弱。未来城镇开发面积仍将持续增加,城市内涝压力日趋加大。此外,《2022 年中国海平面公报》预计未来30年,广东沿海海平面将持续上升,进一步加剧防潮风险与潮水顶托引发的内涝风险。

《规划》提出,广州市位于珠江流域尾闾,外有流域洪水过境,内有本地暴雨致涝,北有山区洪水入城,南有台风暴潮侵袭,同受洪、潮、涝三类水患灾害威胁。根据不同水患成因,基于“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的水系格局,规划提出“上蓄、中泄、外挡”的防洪体系总体布局,系统提升全市防洪(潮)排涝防御能力及超标准雨洪应对能力。

上蓄:对于流域性洪水,广州市依托珠江流域防洪布局,通过西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东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在辖区上游进行拦蓄。对于流溪河、增江两条本地骨干河道,不具备防洪控制性水库建设条件,本次规划不考虑水库拦蓄方案。

中泄:通过广州市辖区内江堤达标加固,安全行泄流域洪水,确保分洪通道畅通;补齐流溪河、增江两条本地骨干河道防洪短板,提高本地洪水过流能力。

外挡:以联围为单元开展海堤达标加固,抵挡南海台风暴潮,在保障防潮安全前提下,考虑生态功能提升。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规划》将广州市域范围划分为6个重要防洪保护区,分别是广州中心城区防洪(潮)保护区、珠江河口滨海防潮保护区、东江北干流防洪保护区、流溪河中下游防洪保护区、增江下游防洪保护区、两涌一河防洪保护区。

广州中心城区防洪(潮)保护区防洪标准为防御北江300年一遇、西江200年一遇洪水。广州城市治涝标准为20年一遇。对于遭遇涝灾后损失严重、影响较大涝区,治涝标准适当提高至50年一遇。

以105个排水片区为单元,因地制宜构建排涝工程体系,由内河涌、调蓄工程、排涝泵站组成,上下游分别与市政排水工程体系、流域防洪(潮)工程体系相衔接。结合广州自然地貌特征,105个排水片区可划为三类,即北部山林生态区、中部中心城区及南部平原河网区。规划按“拓通道、散调蓄、强泵排、定竖向”的排涝思路,加强蓝绿灰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消除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易涝点,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规划》还提出,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打造流域防洪数字孪生平台,完善防洪“四预”系统。同时加强公众参与,探索开展“网格滞蓄”行动;研究建立“专家点对点、单位面对面”工作机制;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快开展洪涝灾害相关科研工作;提高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相关文章
一条黄金走廊    如何重塑番禺经济地理?

一条黄金走廊 如何重塑番禺经济地理?

远眺番禺万博商圈。受访者供图8月18日,番禺南大集团产业园(化龙镇)开园仪式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南大干线经济带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更将公众视线拉回这条交通动脉——2023年9月,全长30公里的广州南大干线实现全线通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横向交通的重要动脉,往西与佛山衔接,往东与东莞相连,往南

2025-08-26 08:18:00

查看详情
最新!赣州5大重点项目推进有新动态

最新!赣州5大重点项目推进有新动态

8月22日,市政府副市长陈阳山现场调研调度中心城区全民健身中心二期、云顶壹号、蓉江新区迎春花路小游园、欧潭数智岛、登峰大道(客家大道至赞贤路)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市政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邓海鹰,蓉江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融媒体中心、市旅投集团、市城投集团等市、区相关单位(部门)

2025-08-25 15:15:00

查看详情
首映西城!四代级空中平墅城峯天萃城市展厅开放

首映西城!四代级空中平墅城峯天萃城市展厅开放

济西首个四代级空中平墅终于等到了。2025年,住建部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8个字定义“好房子”的新标准。在新规时代之下,济南城市建设集团与润地管理,携手打造“好房子”的诚意之作——城峯天萃,以迭新之势,构建人与自然全场景覆盖的全新生活方式,重塑西城高阶人居向往。城市展厅璀璨开放首日即迎来盛况近

2025-08-25 15:03:00

查看详情
穗拟设立20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

穗拟设立20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

广州实验室展位展示国产手术机器人。 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南方日报讯 (记者/厉思璇 通讯员/穗卫健宣)8月22日,2025年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下称“医博会”)在广州开幕。医博会不仅汇聚了院士专家、央企高管、三甲医院院长和创新企业代表,也展示了政策制度释放的红利、企业创新的成果与临床一线的

2025-08-23 08:09:00

查看详情
深圳将建大湾区“空中纽北”!海陆空无人体系一站体验

深圳将建大湾区“空中纽北”!海陆空无人体系一站体验

近日,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发布消息,大鹏新区无人机测试基地计划于2025年9月底启幕,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综合测试集中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体验区。据介绍,大鹏新区无人机测试基地位于坝光片区,三面环海,坐拥山、海、湖、岛、城全场景要素,为无人机测试提供多样化的真实场景。作为深圳市四大

2025-08-19 15:15: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