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兰州市各大博物馆持续升温 花式体验玩转传统文化
奔流新闻讯(记者 张艾萍) “五一”假期,兰州市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甘肃省博物馆单日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过半,成为许多游客来兰旅游的首站。各大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展览、互动体验和文创开发,让文物“活”起来,吸引游客深度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甘肃省博物馆,“劳动最光荣”主题少儿活动通过趣味游戏和知识问答,让孩子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价值。“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劳动者,更希望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劳动的种子。”讲解员杨迪说。与此同时,该馆全新打造的“绿马和朋友们之家”文创主题空间正式开放,以网红IP“绿马”为核心,融合家居场景与互动体验,让游客在轻松氛围中感受文创的趣味。

甘肃简牍博物馆则带游客“穿越”回汉代,体验戍卒生活。投壶、蹴鞠、锤丸等古代运动竞技吸引众多游客参与,而3D长城模型搭建、烽火信号模拟等活动,则让人直观感受古人的智慧。讲解员刘舒泊表示:“我们希望打破传统展览的静态模式,让观众在互动中理解历史,在古今劳动精神中产生共鸣。”

兰州市博物馆的“大明风华古风集市”人气大旺,汉服商贩、古籍文创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古代市井氛围。“这个书卡很有年代感,既特别又有文化韵味。”市民张鑫在文创摊位前挑选了一幅民国时期字样的“我堂堂”书卡。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则首次推出“红色烙印 薪火永传”系列文创,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从趣味社教到沉浸式展览,从文创开发到角色扮演,兰州市各大博物馆以更年轻、更互动的方式拉近观众与历史的距离。这个“五一”,游客不仅看到了文物,更“玩”进了历史,让文化体验真正鲜活起来。

-
-
不要碰!上海公园绿地已出现!有人中招,刺痛灼烧感犹如被针扎!
近期不少漫步公园绿地的市民游客反映被一种颜色鲜艳的毛毛虫“刺”到了碰到它们的身体部位长时间红肿、起疹、发痒一两周才彻底消退这种毛毛虫一般是刺蛾的幼虫,体表密布带毒枝刺。记者8月22日从上海绿化管理部门了解到,在上海,刺蛾类一般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幼虫6月中旬孵化,7月下旬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8月中旬2025-08-24 00:05:00
查看详情
-
-
8月22日下午,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上,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发布。太原市有3个典型案例入选,分别是:市委宣传部和市供销社申报的中华老字号太原乾和祥茶庄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实践;市文物局申报的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彰显“锦绣太原”历史文化特色;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申报的协同育人模式下
2025-08-23 06:06:00
查看详情
-
-
【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赵乾坤】 8月19日,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主办的第四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活动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来自北京和香港的16位青年大学生,就“青年眼中的文化区未来”这一主题,与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博士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王旭东表示,故宫作为文化遗产
2025-08-21 14:43:00
查看详情
-
-
如火如荼的苏超联赛在8月16日迎来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场比赛,一名叫做赵连平的常州队球员在第89分钟进球,不仅让常州队1-0拿下对手镇江队,还打破了常州队连续9轮不胜且零进球的尴尬纪录。更有意思的是,天目湖景区为了庆祝这个“赵”姓球员的进球,宣布从8月17日到8月31日的半个月时间里,全国姓赵的游客
2025-08-21 14:36:00
查看详情
-
-
近日,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在沈北新区召开了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监测业务培训暨公益林定点监测启动现场会。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派出专业人员对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监测业务流程与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与会同志积极互动,交流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5年,本市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监测工作,该项工作完成后能准确
2025-08-21 07:42: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莫兰特伤退,雷霆29分逆转灰熊拿到赛点
- 9 雷神能源上涨4.63%,报5.87美元/股,总市值9993.67万美元
- 10 新民快评丨“爱心专座”本就是强烈标示
- 11 提升爱鸟意识 践行生态文明
- 12 “一街、一线、一城”,青岛汇聚浪漫元素,延长甜蜜经济产业链
- 13 @大庆人 启用违停抓拍监控设备!涉及这些路段→
- 14 普京:新一轮俄乌谈判日期正在磋商,对与美会谈持开放态度
- 15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智能机器人助力高温保供电
- 1 处暑至,高温不退!长沙高温持续“霸屏”,39℃下周来袭
- 2 机器狗空降,篮球撞上诗词书!双浦三代人同台舞乡愁
- 3 业主称小区外墙脱落有安全隐患,物业:外墙瓷砖老化,正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 4 东方甄选披露董宇辉“分手费”终结版,俞敏洪回应诸多传闻
- 5 广西防御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北海至涠洲岛航线停航
- 6 山海之城展新姿 传递蔚蓝“和合”声音
- 7 女子整理丈夫遗物发现满屋“古董”,经鉴定大多为赝品……丈夫为此花掉10万积蓄,银行卡只剩7.5元
- 8 福山大樱桃30.79亿元!10次蝉联全国樱桃县域品牌价值榜首
- 9 不要碰!上海公园绿地已出现!有人中招,刺痛灼烧感犹如被针扎!
- 10 胡雷辟谣受资助去世女孩遭虐待:根本没有!
- 11 体制内,着装最忌讳的是什么
- 12 南安:奎霞岸·开渔旅游消费季启幕
- 13 急缺中老年!日薪最高5000元!网友:33岁可以吗……
- 14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15 中央代表团赴西藏各地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王沪宁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