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锦州:加种一茬独头蒜 每年多赚1万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7:04:00    

盛夏时节,北镇市廖屯镇兴隆店村独头蒜筛选车间里堆满了新收的紫皮独头蒜,分选机旁,村民正忙着分选、脱皮。村党支部书记、种蒜能手齐宝东掂着饱满的新蒜高兴地说:“瞅这品相,个头匀实、皮色紫亮,今年准能卖上好价钱!”

村民赵莉兴奋地接过话茬:“齐书记,我家的5亩地按您教的法子,亩产蹿到了2000斤。和过去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宝东信心十足:“大伙儿按合作社规程走,‘兴隆店独头蒜’的名头响了,不愁卖不上好价钱!”

北镇种植大蒜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最早兴起于廖屯镇兴隆店村。该村因独头蒜种植,被评为北镇市“锦绣医闾产业强村”。北镇市依托悠久的大蒜种植传统和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建立起以强带弱的农户结合体。廖屯镇划分党群共富责任区211个,邀请23名技术型人才、44名党员致富骨干逐户进行技术指导,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随着轮作及一年两茬技术在全镇普及,北镇通过规范生产流程,拓展独头蒜脱皮、剪胡、筛选等深加工环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种植模式也由传统的单一种植玉米,发展到一年种两茬,上茬种植独头蒜,下茬种玉米或大豆。其中,紫皮独头蒜亩产量平均为2000斤,亩收益达5000元左右。而下茬种植的玉米或大豆,亩收益达1000元以上。

今年,北镇市新引进“太空独头蒜”品种,种植面积达4000亩左右。太空蒜生长周期短,亩产可达3000斤,亩收益约7500元。目前,紫皮独头蒜种植已辐射北镇市27个村,种植面积达3万亩。

除了传统销售模式,近年来,北镇大蒜产业借助电商浪潮,发展直播基地,已销往云南、四川、贵州等20余个省,今年又向东南亚国家出口1000吨。村民种植独头蒜总收益约2亿元,较传统单一种植玉米人均增收1.5万元。

(王慧娜 辽宁日报记者 文继红)

相关文章
锦州:加种一茬独头蒜 每年多赚1万5

锦州:加种一茬独头蒜 每年多赚1万5

盛夏时节,北镇市廖屯镇兴隆店村独头蒜筛选车间里堆满了新收的紫皮独头蒜,分选机旁,村民正忙着分选、脱皮。村党支部书记、种蒜能手齐宝东掂着饱满的新蒜高兴地说:“瞅这品相,个头匀实、皮色紫亮,今年准能卖上好价钱!”村民赵莉兴奋地接过话茬:“齐书记,我家的5亩地按您教的法子,亩产蹿到了2000斤。和过去比,

2025-07-25 07:04:00

查看详情
通车5年 重访阿布洛哈

通车5年 重访阿布洛哈

阿布洛哈村的脐橙。阿布洛哈村迎来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为该村通车五周年活动提供志愿服务。通车五周年7组数据看阿布洛哈变迁村人口●2020年:65户253人●2025年:户籍人口63户256人常住人口35户136人(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或搬迁)村民年均纯收入●2019年:8500元左右●2024年:14600

2025-06-30 11:28:00

查看详情
涞源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

涞源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通讯员高翯)近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2025年涞源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举办。活动现场,涞源非遗“霸王鞭”惊艳亮相,幼儿园教师化身非遗传承使者,演绎《龙吟飞天》。同时,非遗“蔚州地秧歌”原生态演绎古韵乡情,诙谐生动的“地蹦子”舞步与高亢唱腔

2025-06-24 12:17:00

查看详情
千年苗寨遇见电音浪潮!“时尚岜沙·电音之夜”6月1日震撼开启

千年苗寨遇见电音浪潮!“时尚岜沙·电音之夜”6月1日震撼开启

岜沙苗寨,被誉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至今仍保留着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而独特的生活习俗,完整传承着苗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岜沙苗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6月1日,一场盛大的电音节将在岜沙苗寨激情

2025-05-30 01:25:00

查看详情
已有数万人被骗 起底“云养殖”里的骗局

已有数万人被骗 起底“云养殖”里的骗局

下载一个App,在网上“云认养”黑猪、牛羊、梅花鹿等,就能每月获得高额返利,稳赚不赔。这样的买卖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心动?随着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云养殖”“云种植”“云种菜”等等作为新型的“云养经济”模式走进大众视野,互联网和农业结合,看上去这是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鲜的投资方式。但是,这

2025-05-27 12:40: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