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迎接神十九乘组回家!着陆场各项准备就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2:31:00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4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25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的搜救力量展开了最后一次的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4月25日10时许,地面搜救力量指挥车、搜索车、处置车、医监医救车等近百台车辆装备,分多路向待命点集结。14时30分,在接到北京中心通报返回舱落点坐标后,空中分队5架直升机精准降落在返回舱周围,按程序进行相关处置。

神舟十九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分队 邹洪亮:接到指令后,我们直升机迅速起飞,按照飞行程序和实施方法,快速反应,快速到达。整个过程机组之间配合默契,协同一致,这次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也为我们下一步执行搜救任务树立良好信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认真准备,迎接航天员凯旋。

14时45分,地面分队抵达现场后,模拟开启舱门,抬送航天员出舱……搜救队员反应迅速、操作精细,确保出舱时机、舱外适应、转运护送等工作严谨科学、万无一失。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采用五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分离撤离、返回制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几个阶段,整个返回着陆过程将耗时约50分钟。目前东风着陆场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具备执行搜救任务的条件。

与时间赛跑 架起天地间“第一链路”

神舟十九号即将返回的东风着陆场是一片约为130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没有网络信号覆盖,卫星通信是着陆现场唯一的通信手段。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分队有这样一支队伍,承担着返回舱着陆后的天线组装、卫通链路建立、图像、语音业务开通等工作,他们就是卫星通信分队,为任务指挥决策铺就一条“信息天路”。

演练现场,与开舱手同时到达返回舱预报落点的就是担负此次神舟十九号搜索回收任务的地面卫星通信团队。在返回舱着陆后的黄金十分钟内,他们要利用手中的便携式卫通设备将现场画面第一时间传回北京指挥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龙坤明:东风着陆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非常适合飞船着陆。但也因为大部分属于无人区,通信基础条件薄弱。我们采用在着陆现场架设卫通设备的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将航天员回家的画面传输到全国观众面前,同时也保证前方搜救分队和任务中心的调度连续稳定,电话畅通。

想要在没有网络信号覆盖的戈壁滩建立起一套独立的通信装置并不容易,虽然该设备具有快速部署、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等特点,但队员们不仅要根据返回舱姿态选择合适的架设位置,还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体化主机、天线、摄像机电话等附属设备的组装。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龙坤明:我们在现场的卫通设备一共有两套,结构、功能都是1:1相同的。但为了更好实现着陆现场通信保障,我们对两套卫通设备进行了任务分工。一套侧重于保障航天员通话;一套侧重于保障现场指挥调度。今年,我们采用了无线通话的模式,通过在设备中加装无线模块、配备专用手机,让航天员像日常使用手机一样,第一时间向大家通报乘组状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徐鹏:我们先期筹划,通过加大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难度,目前已经完成了空地协同和综合演练,人员装备状态良好,分队协同顺畅,做好了搜索回收任务的准备。

最后一棒精准接力 大树里测控区护航神舟

神舟飞船顺利回家,离不开测控系统的精准护航。在东风着陆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树里测控区正在以“多雷达接力”的模式追踪返回舱动态,作为地面跟踪的“最后一棒”,这些曾保障火箭发射的“戈壁天眼”,将以厘米级精度持续锁定飞船,为航天员铺就平安归途。

“雷达跟踪正常”这句熟悉的口令来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大树里测控区,作为飞船返回测控链中的最后一环,能否第一时间准确捕获、定位返回舱,对预判返回舱落点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全刚:在返回舱返回到100公里到10公里高度,该设备实时提供航迹测量数据,它的抛物面天线能在8秒内完成180度转向,径向速度测量误差控制在0.02米/秒以内,同时它还能够精准获取高精度三维空间测量数据,为落点预报系统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为做好飞船的“引路人”,技术人员先后对雷达进行了三次升级,不仅运算速度提升至毫秒级,还能凭借雷达自身的“超级动态视力”追踪到返回舱从再入大气层到开伞后的实时动态,相当于在百米外看清头发丝的摆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全刚:就像百米接力赛的冲刺时刻,最后一棒我们必须零失误。我们的雷达要在返回舱冲出黑障区的瞬间立刻捕获目标,哪怕存在回波信号弱,下坠速度快等困难,我们也得牢牢“咬住”,把实时坐标、姿态数据报给地面搜救队。

除了“硬核”设备,测控团队的操作手更是练就了“手稳心定”的绝活,通过模拟训练和半实物演练,他们能够在一秒内精准捕获目标,并迅速判断数据异常,除了大型雷达,着陆区还配备了便携式光学设备,这些“小个子”能在可视条件下辅助拍摄返回舱实况,在着陆瞬间,为搜救队员提供第一手影像支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李迎春:我们在神舟十九号返回落点核心区域,布设了多台小型无人的光学测控设备,针对神舟十九号返回时的季节特点,我们把小型光学设备都做了风沙防护,并且根据核心区的地形对小型光学设备的点位做了合理的调整,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圆满完成本次神舟十九号返回落点景象测量任务。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把火车“抱在怀中”翻滚 45秒卸完120吨煤炭

把火车“抱在怀中”翻滚 45秒卸完120吨煤炭

入伏后电煤需求攀升,铁路是电煤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铁路电煤运输,装卸关乎效率,智能设备“火车翻车机”能把火车“抱在怀中”翻滚,45秒内可以卸完120吨煤炭。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包西铁路上的“关键节点”,国铁西安局大保当站里更是“连轴转”,每天有200多节货车车厢在这里卸煤,平均一天就要卸大约1

2025-07-28 09:39:00

查看详情
乌鲁木齐如何发挥三大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实现“1+1+1>3”的效果?

乌鲁木齐如何发挥三大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实现“1+1+1>3”的效果?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玲)7月2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场),围绕“聚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乌鲁木齐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

2025-07-24 11:48:00

查看详情
驿城区:抗旱浇水不停歇 精灌细护保绿忙

驿城区:抗旱浇水不停歇 精灌细护保绿忙

全媒体记者 齐向军连日来,持续的高温晴热给城市园林绿化带来严峻“烤”验。为此,驻马店市驿城区园林部门启动抗旱保苗应急预案,园林工人们开展了精细化浇灌作业,全力保障绿植存活与生长。7月22日上午,烈日当头,在市区学院路天颐路口旁的小游园里,记者看到驿城区园林绿化中心的员工们正在用运水车为游园里的绿植浇

2025-07-22 17:27:00

查看详情
潮涌天山南北 感恩援疆的你们

潮涌天山南北 感恩援疆的你们

7月7日至9日,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和田召开。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自1997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新疆,他们心向着同一个方向,把忠诚和信仰铭刻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同新疆各族儿女共同奋斗,在天山脚下谱写万里深情,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5-07-10 13:43:00

查看详情
​记者走基层|助力防汛,微水桥安了“听诊器”

​记者走基层|助力防汛,微水桥安了“听诊器”

7月3日10时,307国道微水桥上,来往车辆络绎不绝。石家庄市公路服务保障中心应急中心工作人员杜玉鸣检查了桥头的声光报警设备,又到桥下检查安装在桥梁底部的监测设备。307国道微水桥位于井陉县冶河西路东侧,桥上大货车多,桥下是宽阔的冶河。以前,由于重载交通的荷载作用,该桥桥身曾出现裂缝。2024年,当

2025-07-10 08:30: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