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邦法官叫停撤销留学生签证

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校内。 IC供图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联邦法官发布了一份针对全美的初始禁止令,在禁止令生效期间,所有美国境内受影响的留学生都将得到保护。法官认为,美国国土安全部和移民海关执行局此前大批撤销签证的行为没有给予留学生足够的解释和申辩机会,涉嫌违反美国的《行政程序法》,对留学生的身份、学习和在美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被美联邦政府撤销。此举意味着哈佛大学将无法再招收国际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生占哈佛大学国际学生20%。对此我国外交部表示,将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同时指出,中方一贯反对将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关做法只会损害美国的形象和国际信誉。
冲突升级
哈佛大学再受重创 此举亦是警告美其他大学
哈佛大学招生数据显示,2024至2025学年该校有6793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7.2%,相比2006年的19.6%有显著增长。其中,许多人持有F-1或J-1签证。根据新政,他们必须在数周内完成转学,否则将面临签证失效甚至遣返的命运。据美联社报道,该校2025届毕业生将于下周毕业,获得学位的学生可以正常毕业,未获得学位的学生需转学,否则将失去在美国合法居留的许可。更为致命的是,2025至2026学年即将来临,数千名收到哈佛录取通知的国际生如今面临无法入境、签证作废的窘境。这对哈佛而言,不仅是生源流失、盈利受损,更是一场全球声誉的危机。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是在美国政府冻结数十亿美元联邦资金后,对哈佛大学造成的最新重大打击。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与美国精英高校的对立进一步升级,冲突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诺姆(Noem)称,这也是特朗普政府对其他大学的警告。
哈佛回应
阻止招收国际学生“违法” 再次起诉美国政府
5月23日哈佛大学再次起诉特朗普政府。此前,其回应是坚定的,不妥协、不退让,并直言国土安全部阻止其招收国际学生的举动“违法”,表示将全力维持招收来自14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和学者的能力。
而国土安全部长诺姆则发出最后通牒,称如果哈佛大学想重新招收国际学生,必须在72小时内提供其所掌握的、过去五年来该校外国学生涉嫌“非法”活动的一系列信息。
美国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惩罚性措施,来自联邦反犹太主义工作组。据该工作组,在全美范围内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浪潮中,哈佛大学未能保护犹太学生免受骚扰和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准备以哈佛大学为例,警告其他高校,若不合作将受到类似惩罚。
学生去向
学校建议转至社区大学 港科大称欢迎哈佛学子
根据哈佛大学数据,截至2023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超27%。目前,哈佛大学招收近6800名国际学生和学者,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就读研究生课程。
来自哈佛教育学院的硕士生Kate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学校国际生事务部的电话和邮箱已被打爆,学校正尽力安抚学生情绪。如未谈妥,则建议在校生暂时转至当地的社区大学。Kate表示,“我们来哈佛读书不是为了在社区学校苟且的。”
一位哈佛毕业的热门博主@哈佛俊一哥则在社交媒体上发贴称,“我身边在读朋友都在紧急沟通。”据他介绍,哈佛国际办公室(HIO)已经启动大量Zoom咨询,排队人数超过100人,“大家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在这种极端情境下,很多学生开始咨询转学可能。但事实上,在美国转学并非轻松选项,涉及专业对接、学分重评、签证转移等多个环节。
5月23日,南都记者从香港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向现正就读哈佛大学的国际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及持有哈佛学位课程录取通知的学生,发出公开邀请,欢迎他们加入港科大继续学业,延续学术追求。
时间线
美国著名私立学府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双方自3月底以来已多次正面交锋。美国政府还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并对哈佛大学发起多项调查。
3月底
打击反犹主义联合工作组表示将审查拨给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的约90亿美元联邦资金。
4月14日
哈佛拒绝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进行大幅改革,关闭校园内与“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政策相关项目的诸多要求;美国政府随即宣布冻结该校总额约22.6亿美元的联邦经费。
4月18日
特朗普政府表示,已要求哈佛大学提供过去十年来的外国资金及部分外国关系的记录。
4月21日
哈佛大学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操纵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
5月5日
美国教育部部长琳达·麦克马洪表示,哈佛大学未能按照此前联邦政府提出的要求进行改革,联邦政府将不再对其提供新的资助。
5月13日
美国政府宣布,将在先前冻结的22亿多美元拨款的基础上,八个联邦机构还将再取消4.5亿美元拨款。哈佛大学则在当天晚些时候向法院提交新的诉讼要求。
编译/整理:南都记者 吕虹
部分内容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王熠
-
-
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校内。 IC供图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联邦法官发布了一份针对全美的初始禁止令,在禁止令生效期间,所有美国境内受影响的留学生都将得到保护。法官认为,美国国土安全部和移民海关执行局此前大批撤销签证的行为没有给予留学生足够的解释和申辩机会,涉嫌违反美国的《行政程序法》,对留学生
2025-05-24 07:04:00
查看详情
-
-
美国将在特朗普生日阅兵,最新细节披露:70架飞机、近7000名士兵、3000万美元
综合外媒报道,最新文件透露,美国将于6月14日举行阅兵式,预计包括数十辆坦克以及数千名士兵,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出席观看阅兵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的文件显示,此次阅兵式将包括近7000名士兵、370辆车辆和70架飞机。阅兵式还将展示历次战争中的车辆、机械和制服。《今日美国》援引其查阅的文件2025-05-21 17:05:00
查看详情
-
-
本报讯(记者 刘涛)鼓励各县(市、区)政府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政策措施,加强场地保障;鼓励采用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样化建设运营模式,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今年我市全面统筹规划布局、严格配建运营监管、高效推动降本提质,全力打造具有太原本土特色的“晋心托”社区嵌入式
2025-05-21 07:28:00
查看详情
-
-
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新的司法解释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受理情形,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中原告资格和适格被告,确定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中被告与原告的举证责任,完善政
2025-05-21 07:06:00
查看详情
-
-
美媒:特朗普与梅拉尼娅共同签署《删除法案》,打击AI“深伪”犯罪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纽约邮报》《今日美国报》网站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9日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白宫共同签署《删除法案》,以打击网上日益猖獗的人工智能(AI)深度伪造犯罪和“报复性色情”犯罪行为。《纽约邮报》称,据信,梅拉尼娅是首位与美国在任总统共同签署法律的“第一夫人”。据介绍,2025-05-20 16:15: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莫兰特伤退,雷霆29分逆转灰熊拿到赛点
- 9 雷神能源上涨4.63%,报5.87美元/股,总市值9993.67万美元
- 10 新民快评丨“爱心专座”本就是强烈标示
- 11 提升爱鸟意识 践行生态文明
- 12 食品安全责任再压实,“双总监”能否成为“双保险”
- 13 果然财经|换帅!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
- 14 保罗:下个月就40岁了 我热爱篮球但也想陪伴家人
- 15 金价持续下跌!黄金饰品克价5天跌近50元
- 1 鲤城一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年底封顶
- 2 15秒看河北丨风雅诗园入画来
- 3 王楚钦孙颖莎今日冲击冠军,一起为国乒加油
- 4 任天堂Switch2首发作品,《信长之野望・新生CE》确认支持USB鼠标
- 5 烟台天气预报:今天晴间多云 市区最高温20℃
- 6 一地宣布,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
- 7 美联邦法官叫停撤销留学生签证
- 8 爱不够的生活(我与一座城)
- 9 全国冬小麦陆续开镰
- 10 全国首家金融业联合人民调解组织在北京成立
- 11 纳雍消防开展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培训暨“出真水、灭真火”实操演练
- 12 植物医生打造高山石斛馆,构筑生态科技文化新坐标
- 13 “现场路演”“职场实境”……广州职校举办实践大赛
- 14 董明珠回应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
- 15 上海正打造中国版“星链”!目标:每1天半造1颗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