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向绿而生,向新而行 世界地球日烟台交出亮眼生态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0:01:00    

2024年5月,烟台跻身全国首批12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城市。

2024年,烟台先后完成10余宗商住地块生态价测算,生态价值从“隐性红利”变为“显性资产”,为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打了样”。

截至目前,烟台市已有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绿色勘查示范,6个项目入选省级绿色勘查示范,6个项目入选省地矿局绿色勘查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今天,第56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今年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眼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愿景,“美丽烟台”如何赶考交卷?

完成全省首例附带生态价的土地挂牌出让,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绿色勘查示范,年内至少建成绿色矿山16个……以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等多元模式为支点,烟台持续撬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在守护自然中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中回馈自然,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篇章。

激活“生态价”

生态服务功能有了测算标准

今年1月,莱山区界牌北1号地块由烟台城发置业有限公司竞得。按照远期规划,总面积117.64亩的地块上,将建起一片容积率1.05的高品质住宅,为市民居住需求“提档升级”提供更多选择。伴随着凤凰湖片区高品质住宅项目持续“落子”,迎春大街商圈楼宇产业的集聚与孵化,以及周边初高中、配套路、医院等规划次第出炉,地块蕴蓄的潜力已肉眼可见。

但与其他“土拍”迥异,总成交价3.836亿元的地块中,鲜明地标注了3207.07万元的“土地生态价”,拿地企业凭借生态地价,与各大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谈判,预计可节省融资成本超百万元。全省首例附带生态价的土地挂牌应运而生,“生态有价”就此有了鲜活案例。

去年5月,烟台跻身全国首批12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城市。一年来,以往“无价”“低价”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已逐步纳入土地评估体系。选取10宗商住地块开展试点,通过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等手段采集生态本底数据,为生态地价评估奠定了数据基础。组织40名专业评估师运用调查评估法、专家打分法、市场比较法,建立国内首个生态指标修正模型,空气净化、水土保持等生态指标,都“有价可算”,土地出让前,由第三方机构核算地块生态价值并出具《生态价评估报告》。

有“标”可循,更有“法”可依。近年来,烟台以土地出让领域为突破口,系统谋划、创新实践,通过显化生态价值、完善核算机制、探索市场化路径,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生态价值写入《地块招商手册》,并举办了20余场专题推介会全国巡回,吸引了万科、绿城等10余家头部房企参与。

去年,烟台先后完成了10余宗商住地块的生态价测算,生态价值从“隐性红利”变为“显性资产”,为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打了样”。

深耕“闲置地”

老河沟里“长出”产业园

“春节长假前,我们一直干到腊月二十六;元宵节刚过,复工第一天就有150多人同时上工,没出正月就开启了‘会战’。”在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吊车巨臂高擎,大块头的钢构件被精准吊装到位;施工人员同步开展二次结构、机电安装、消防、幕墙等多工种作业。项目负责人张燕青告诉记者,自年初复工至今,项目施工进度快速推进,今年9月,力争产业园10栋建筑全面建成。

作为近年来莱山规模体量最大的产业项目,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连续入选2024年、2025年省重大项目,总投资80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主要建设集研发办公、共享配套、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绿色智造先行示范园区。项目集聚核心技术、新经济产业、上中下游配套资源等要素,打造北方产业链条最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预计完全达产后,可年产船用材料、管路、舾装等产品30万台套,年产值将达300亿元以上、利税50亿元以上。

一栋栋标准化厂房崛起之前,这里曾是一处满目疮痍的河沟。废弃空地上为何长出了“产业动脉”?仅以莱山区为例,以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为契机,按“盘活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则,通过用途管制、市场配置,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探索更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

同时,建立“三闲”土地数据库,通过实地走访、无人机航拍、邀请第三方测绘等方式,将批而未供、城镇低效用地、闲置土地等沉睡资源上图入库、登记造册。深化“标准地”改革,以“承诺制”+“标准地”方式组织实施重点项目,贯彻落实省、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相关意见,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比。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速土地利用方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

全程“零打扰”

静悄悄寻找“地下宝藏”

自2023年6月起,牟平区西王从地区深达千余米的地下,一场听不见、感不到的“绿色勘查”,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悄然进行。

为将勘探对周边村民的影响降到最低,负责实施勘探的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将施工场地设在园地,避免了侵扰树木尤其是保护性植物。设备搬迁运输全部利用已有道路,机台场地采取紧凑式布局,降低了地表占用。现场开挖的表土进行存储,并在工程结束后人工恢复。施工场地非硬化开挖区域全部铺设防尘网。

“不打扰”不只在于设备布局,更在于作业工艺。在钻机施工围挡外,金刚石钻头在地下全速开动时,现场噪声低于80分贝,而钻探施工位置距居民生活区均在500米以上,即使在最近的民房,噪音也不过40分贝,跟常人说话声音差不多。钻探作业使用环保泥浆钻进,泥浆池及沉淀池均做了防渗及隐蔽处理,避免了井液、污水和岩粉外溢,配备废油回收桶,并现场铺设防渗布,确保油桶不接触地面,废机油、洗件油回收率达到了100%。而在钻机撤场后,施工方清理了现场施工剩余材料及各类施工垃圾,分类、打包后送到指定地区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场地进行平整,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原貌。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与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相安无事,又能按时保质完成精准找矿,绿色发展理念如今已贯穿于立项、设计、实施、验收及探矿权日常监管的全过程、各环节。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勘查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进“绿色勘查”,组织驻烟地勘单位、科研院所研发应用一基多孔、钻探现场油污收集与泥浆不落地等先进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烟台市已有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绿色勘查示范,6个项目入选省级绿色勘查示范,6个项目入选省地矿局绿色勘查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将在市级开展绿色勘查示范项目评选,优中选优,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勘查优秀经验做法,实现矿产勘查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赢。

矿山“绘新妆”

废石废水均100%零排放

旭日初升,莱州市三山岛金矿的智能化调度中心里已经人头攒动。工作人员轻点触屏,井下5G信号覆盖的无人采矿机沿着既定路线抵达区段,开始精准作业。走出调度中心,以往矿山烟尘弥漫、车辆轰鸣的场面不见踪影,昔日裸露的山体披上绿装,与碧海蓝天彩云相映成趣。

作为我国最大的海底黄金开采矿山,三山岛金矿的“绿色觉醒”,实则是一场绵延15年的“接力长跑”。

2010年,他们率先编制《三山岛金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绿色理念融入矿山规划的每个环节。2011年,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响应国家“向深地进军”号召,建设亚洲第一深井——三山岛副井工程,采用绿色开采方式,开采回采率提升至90.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并开创了海底矿产资源绿色开采的先河;2019年,又投资2200万元启动三山岛金矿尾矿库闭库工程,回填100万立方米废石,种植柽柳4万株,坝体上植被覆盖率达100%,一道抵御海风侵蚀的绿色屏障傲然屹立。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昔日面目可憎的废石废水,如今成了“香饽饽”。矿山采用“无废开采”,废石部分用于井下充填,部分用于建材加工综合利用,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尾矿经过分级处理,粗颗粒制备充填浆料,细颗粒排入尾矿库。着眼“双碳”目标,金矿建设光伏车棚,每年发电量约90.9万度,可节约标准煤130.6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21.43吨;采用BOT模式建设水处理系统,矿井水处置率达100%,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率100%,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让金色矿山闪耀绿色光芒,已是烟台绿色矿山建设的日常。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产资源保护监督科负责人介绍,以夏甸金矿、三山岛金矿为代表的绿色矿山典型经验,已被全省推广,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仅去年一年,全市建设完成了绿色矿山13家,建成总数达到27家。年内至少建成绿色矿山16个,年底前烟台市绿色矿山数量将达到85%以上。(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闪烁 姜楠楠 李靖 阎政锟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记者在一线丨岫岩玉水湾漂流项目投运 优质生态撬动文旅融合新发展

记者在一线丨岫岩玉水湾漂流项目投运 优质生态撬动文旅融合新发展

近日,以岫岩优质生态资源为依托的岫岩大洋河玉水湾竹筏漂流项目正式建成投入运行。该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岫岩文旅产业增添了全新业态,更标志着当地以“生态+文旅”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助力群众增收的发展路径取得实质性突破。玉水湾竹筏漂流项目选址于岫岩大洋河畔生态保护区边缘,全程依托天然河道打造,漂流路线可以根据

2025-09-02 10:30:00

查看详情
建成投用!事关洛阳多所学校

建成投用!事关洛阳多所学校

近年来洛阳市各县区规划实施了一批学校新建改建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力建设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2025年,计划投资约1.5亿元,改建四所市属高中基础设施;计划投资约1.7亿元,实施市重点民生实事26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任务;计划投资约2亿元,实施200个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项目;计划投资约759万元

2025-09-01 11:48:00

查看详情
“两山”理念·江苏实践|为“绿”定价!宿迁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

“两山”理念·江苏实践|为“绿”定价!宿迁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

“真没想到,一份评估报告就换来了500万元贷款,解决了我的大难题!”8月22日,在宿迁沭阳艺森园花木基地,负责人胡道中看着满园葱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手中这份专业的VEP(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就是他从银行拿到的“绿色存折”。这本“存折”里,没有存款数字,记录的却是他1100余亩花木

2025-08-27 07:23:00

查看详情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减少8.8%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减少8.8%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26日,中国平安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营业收入5464.69亿元。现金分红水平稳定增长,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5元,同比增长2.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

2025-08-26 18:28:00

查看详情
谁在“半价”扫货中国核心资产?

谁在“半价”扫货中国核心资产?

文 | 融中财经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S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数据显示,仅在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基金的S市场交易额就飙升至创纪录的773亿元,同比增长近九成。然而,在这片繁荣的景象之下,一种被业内称为“左手倒右手”的奇特交易模式,正成为最主要的核心驱动力。这种模式,即“延续基金”,指的

2025-08-25 17:56: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