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陕西自贸区八周年:杨凌架起农业国际合作“新桥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27:00    

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4月8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据悉,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7年4月揭牌至2025年2月底,累计形成创新案例985项,38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新设经营主体24.08万家。其中,杨凌自贸片区在农业领域经贸交流和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径,在我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凌示范区自贸办副主任张健在发布会上介绍,杨凌自贸片区作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关键窗口,大力发展海外农业园区,持续推动农业领域经贸交流,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框架下取得丰硕成果。

在国际农业经贸合作方面,杨凌深化“海外农业园区+海外仓+中国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体系。2024年,借助中欧班列(西安)的运输优势完成154个柜的运输,出口运输额达5300多万元,示范区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22.8%,增速位居全省第二,有力推动了农业国际贸易与产能合作。

在国际农业产能合作方面,杨凌已在境外建成1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完成110多个优良作物品种试验示范。2024年,6000株优质苹果种苗远赴乌兹别克斯坦,新型矮化栽培技术首次走出国门,金海生物的疫苗灭活抗原也首次出口巴基斯坦。“这些成果标志着杨凌以合促产,国际农业产能合作体系初步构建。”张健说。

此外,在国际农业展示交流层面,杨凌也不断创新展示交流方式,促进农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当地通过举办高端活动、设立境外分会场、搭建线上线下展示平台等方式,让“国际农业会客厅”的名号愈发响亮。

相关文章
海河流域滦河发生第1号洪水 为今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水

海河流域滦河发生第1号洪水 为今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水

受近日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滦河出现涨水过程,7月28日4时30分,滦河干流潘家口水库(河北唐山)入库流量涨至2270立方米每秒,依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滦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预计28日晚潘家口水库将出现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最大入库流量。此次滦河洪水为2025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

2025-07-28 09:18:00

查看详情
古韵晋阳法治新景迎面而来

古韵晋阳法治新景迎面而来

“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晋阳城的繁华盛景。千年岁月流转,这片承载着2500多年的历史的“面食之城”,依旧生机盎然。太原古称“晋阳”,三面环山、一水中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如今的太原,在古老城垣的根基上,描绘出一幅传统底蕴与创新发展交相辉映的时代

2025-07-27 22:36:00

查看详情
陕西高校满意度大PK,你的大学上榜了吗?

陕西高校满意度大PK,你的大学上榜了吗?

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新鲜出炉!陕西高校这次可没低调,直接在全国榜单上刷了一波存在感——12个项目冲进全国前十,5所高校上榜,其中既有老牌985的学霸级表现,也有民办院校的逆袭惊喜。想知道你的母校有没有上榜?哪所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直呼“真香”?哪所高校的食堂被疯狂吐槽?别急,咱们这就

2025-07-24 17:33:00

查看详情
华裔青少年西安探寻考古乐趣

华裔青少年西安探寻考古乐趣

7月24日,陕西西安,参加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陕西集结营的华裔青少年来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学习考古知识,体验模拟考古。图为华裔青少年在了解古建筑知识。中新社记者 李一璠 摄图为华裔青少年体验模拟考古。中新社记者 李一璠 摄图为华裔青少年体验模拟考古。中新社记者 李一璠 摄图为华裔青少年在了解考古

2025-07-24 16:32:00

查看详情
乌鲁木齐如何发挥三大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实现“1+1+1>3”的效果?

乌鲁木齐如何发挥三大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实现“1+1+1>3”的效果?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玲)7月2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场),围绕“聚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乌鲁木齐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

2025-07-24 11:48: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