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完成多个“首次”任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13:00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4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据了解,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这是我国第2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目前正在执行罗斯海联合航次,预计6月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

企鹅繁殖地调查

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的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昆仑站、泰山站、格罗夫山等区域完成了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沿海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抵达昆仑站

考察队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践行“绿色考察”中国理念。同时,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南极三站越冬;二是持续开展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通过航空调查填补了我国中山冰雪机场至恩德比地、格罗夫山、查尔斯王子山和伊丽莎白公主地沿线冰盖区的基础数据空白,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等;三是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本次考察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重要科学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我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雪柠

相关文章
海河流域滦河发生第1号洪水 为今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水

海河流域滦河发生第1号洪水 为今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水

受近日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滦河出现涨水过程,7月28日4时30分,滦河干流潘家口水库(河北唐山)入库流量涨至2270立方米每秒,依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滦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预计28日晚潘家口水库将出现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最大入库流量。此次滦河洪水为2025年大江大河首次编号洪

2025-07-28 09:18:00

查看详情
国际锐评丨“中国链”让全球产业变通途

国际锐评丨“中国链”让全球产业变通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我们跟中国供应商不只是资金、人力的合作,更是携手共创;‘果链’离不开中国。”在20日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苹果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与《国际锐评》进行了交流。这几天,在链博会现场,众多跨国企业代表向《国际锐评》表达了类似的感受:“一小时内就能找到一

2025-07-21 10:53:00

查看详情
首次实现!合肥跨境贸易便利化再添新动能

首次实现!合肥跨境贸易便利化再添新动能

近日,安徽省航空物流公司圆满完成首票国内转国际“空空中转”货物全流程保障工作,这标志着合肥机场首次实现国内进港与国际出港航班的货运中转高效衔接,为跨境贸易便利化再添新动能。此次转运的货物共98件、总重721公斤,运输路径为青岛—合肥—河内,全程通过西部航空国际客运航班腹舱承运出境。为确保中转服务顺畅

2025-07-08 15:31:00

查看详情
首次发布!黑龙江的“桑拿天”来了

首次发布!黑龙江的“桑拿天”来了

2025-07-03 09:43:00

查看详情
三年多来首次!美元指数盘中跌破97关口

三年多来首次!美元指数盘中跌破97关口

美东时间6月26日,美国三大股指高开。受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提前提名下任美联储主席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元指数盘中跌破97关口,为2022年3月以来首次。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当地时间6月26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北京时间23:30,道指涨0.63%,纳指涨0.47%,标普500涨0.51%。截至北

2025-06-27 01:14: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