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公安部刑侦局:警惕这种新型骗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4:20:00    

近日

有小伙伴收到了“京东购物卡”

只要扫码就能激活购物卡

还能领取奖品?

公安部刑侦局发布视频

提醒大家警惕此类新型骗局


一旦你心动扫码

就会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骗子会冒充客服

以小额红包

诱导你下载APP做任务

谎称可以获得高额返利

实则是通过刷单

骗取钱财

寄快递只是骗子的

引流环节

目的是吸引受害人扫码

最后进行诈骗


其实

类似骗局在今年年初已有发生


据济南反诈中心发布信息,市民李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快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写着京东新年回馈会员活动的“京东超市卡”,卡片提示扫码即可领取50元京东购物卡和破壁机等礼品。

李女士见是京东会员活动,未起疑心,便按照步骤扫描二维码准备领礼包。扫码后,进入了一个客服对话窗口,对方告知李女士:“您是本次活动邀请的用户,有20元现金、破壁机、50元额度京东超市卡3件礼品,依次给您派发。”很快,李女士收到了20元红包,这让她更加深信不疑。


紧接着,客服称破壁机的领取条件需完成一项关注店铺的任务。李女士关注店铺后,客服答应为其发放破壁机和3元红包奖励。尝到甜头的李女士,又按要求完成下一项任务,她点击客服发来的链接,下载了一个应用软件,注册账号后,被拉入一个“电商活动群”。群里消息不断,不少人在分享“今天挣了7800元”“收到返款了,今天收益13400元”等消息,营造出一种轻松赚大钱的氛围。

  此时,诈骗套路进一步升级。“客服在群里发布任务,一开始是初级任务4元一单,完成多次任务后,客服就让我充值升‘中级’,单价变为7元一单。中级任务完成后,客服又让我继续充值升‘高级’,单价为12元一单。”李女士说,她先后充值了2000多元,可当她想要提取现金时,客服便以系统繁忙、财务审核等借口拖延,最后还称由于李女士个人操作失误,需要继续充值8000元才能全部提现。

李女士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诈骗陷阱。她赶忙翻看之前的操作记录,越看越觉得可疑,应用软件链接已无法再次打开,群里不断吹嘘高额收益的成员,似乎也都是托儿,根本没有真实的互动交流。

诈骗套路分析


精准包装诱惑骗子精心设计制作与京东官方卡券相似的 “京东超市卡”“京东 E 卡”“京东补贴卡” 等,卡片上声称扫码即可领取高额购物卡、现金补贴及精美礼品,诱使大家上钩。


虚假客服诱导当受害人扫码后,会被引导至仿冒的京东客服聊天窗口。这些假冒客服往往顶着京东官方头像,使用专业话术,获取受害人信任,诱导其参与刷单、做任务等诈骗活动。


小额返利麻痹骗子通常会以小额返利为诱饵,先让受害人完成一些简单的关注店铺、浏览商品等任务,并给予小额佣金。随后,便会诱导受害人进行大额充值转账,实施诈骗。


拖延提现拉黑:一旦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骗子便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提现,如 “任务未完成”“操作失误” 等,甚至直接拉黑受害人,让受害人血本无归。

警方提醒

▶信息保护要做好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护好身份证、手机号、收货地址等个人信息,不扫码、不轻信,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陌生快递要警惕

收到不明快递时,不要随意扫码、或是添加陌生人好友,重点提醒家中长辈和孩童,提高反诈意识,警惕陌生快递类型诈骗。

来源:中国警察网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小米两款充电宝3C强制认证证书被暂停,客服称暂未接到通知 | 大鱼财经

小米两款充电宝3C强制认证证书被暂停,客服称暂未接到通知 | 大鱼财经

充电宝品牌因上游供应商违规添加未经批准的原材料,而深陷召回风波。新黄河大鱼财经记者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发现,小米公司也有两款充电宝3C强制认证证书被暂停,型号为PB2022ZM和 P05ZM,前者颁证日期为2023年11月20日,后者则为2023年11月28日。以上两份证书均于2025

2025-06-24 20:04:00

查看详情
5天3次中招、最高被骗1.17亿 教你防范编剧都直呼内行的“诈骗剧本”

5天3次中招、最高被骗1.17亿 教你防范编剧都直呼内行的“诈骗剧本”

今年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再度启动本次宣传月的主题是“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今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白皮书发布过去一年里我们的反诈天团火力全开国家反诈中心平均每天给各地推送至少66万条诈骗预警指令相当于警察蜀黍们每分钟就要跑赢458个骗子你可能会问打击电诈和反诈宣传这么厉害还会有很

2025-06-17 09:27:00

查看详情
“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近期,网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指导短视频服务平台以及提供短视频功能的平台从严整治恶意营销突出问题,依法依约处置一批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萧鑫传媒”等账号恶意虚假摆拍,借机引流吸粉。抖音账号“萧鑫传媒”“涵姐文化传媒”、快手账号“凉栀传

2025-05-30 15:06:00

查看详情
公安部刑侦局:警惕这种新型骗局!

公安部刑侦局:警惕这种新型骗局!

近日有小伙伴收到了“京东购物卡”只要扫码就能激活购物卡还能领取奖品?公安部刑侦局发布视频提醒大家警惕此类新型骗局一旦你心动扫码就会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骗子会冒充客服以小额红包诱导你下载APP做任务谎称可以获得高额返利实则是通过刷单骗取钱财寄快递只是骗子的引流环节目的是吸引受害人扫码最后进行诈骗其实类

2025-05-21 14:20:00

查看详情
假期“隐形加班”没?“指尖劳动”咋界定?

假期“隐形加班”没?“指尖劳动”咋界定?

  每逢法定节假日,“加班”话题总会引发热议,今年“五一”也不例外。随着远程办公普及,“隐形加班”正成为数字时代的普遍困境:微信随时待命、钉钉消息轰炸、深夜线上会议……  这种“指尖上的劳动”如何界定?劳动者又该如何维权?多地法院的一系列判例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参考答案。5月6日,山西晚报记者也就此问题

2025-05-07 09:26: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