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凉都正青春·见证20人丨刘书华:数据为笔,勾勒“中国凉都”二十年气象底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3 10:16:00    

工作中的刘书华。

市气象局内,阳光穿过宽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明亮光斑。指着墙上巨幅卫星云图,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书华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静的笃定:“‘中国凉都’这四个字,背后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气象数据支撑,更是这座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时间拨回到2005年8月,中国气象学会专家组经过严谨论证,将“中国凉都”的称号授予六盘水。这背后,是气象团队倾注的无数心血。

“当时我们联合多个部门,对全国729个气象台站的海量数据进行了逐日分析比对。”时任气象局业务管理科科长的刘书华,参与了负氧离子、辐射观测等相关材料准备,参与这项历史性的论证过程,令他倍感荣幸。

12年后,已经是2017年7月,来自中国科学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中国气象学会、南开大学等院士、专家在六盘水围绕“气候·养生·旅游”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再次对六盘水“中国凉都”的称号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当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六盘水的气温也经历了微幅波动,但稳定的数据,让“凉都”的生态底色愈发清新。近30年夏季平均气温19.6℃,变幅仅0.3℃。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0.2℃,市中心最高气温从未突破35℃红线。

二十年过去,“凉都”这一品牌的价值愈显突出,不仅只在于消夏避暑,更在于它已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气象部门也随着六盘水的发展而不停地布局,将科技运用融入农业、文旅、交通发展等生产生活中,为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辅助。

在田间地头,“看天吃饭”正被“知天而作”替代。气象观测站网已融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猕猴桃溃疡病预警系统如同田间卫士默默守护。“通过精准监测冬季积温和春季回暖趋势,我们能帮茶农预测最佳采摘时间,指导分批采收,品质和效益都上去了。”刘书华介绍,红米、猕猴桃、茶叶已获得气候品质认证,成为凉都农特产品增值的科技推手。在文旅发展方面,从消夏文化节、马拉松赛事的保障服务到冬季滑雪场造雪时机的精准把握,气象服务已深度嵌入六盘水“春赏花、夏避暑、秋康养、冬滑雪”的全季旅游战略链条。

然而“凉都”并非温室。在刘书华看来,极端天气频发是“避暑胜地”美誉面临的重要挑战。气象部门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智能观测网筑牢防线——从二十年前人工记录的3个站点到如今覆盖92个乡镇的298套自动化设备,从经验预报到人工智能重塑数值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被建立的“211”“136”等分级叫应联动机制打通,确保信息如利箭般精准触达市县各级责任人,用精准预报守护老百姓的生命与财产。

在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一台台智能化设备在无声地运作,在气象人编织的精密数据之网中,凉都的四季风光正被赋予新的刻度。“我们这里夏季清凉、春秋绵长相连,空气滋润,紫外辐射适中,未来的凉都,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一种气候品质的生活方式。”当被问及对凉都的未来畅想时,刘书华指着窗外一片晴朗说,“未来,我们将锻造更敏锐的‘气象之眼’,提供更智慧的服务,让‘中国凉都’的天更蓝、水更清、发展更稳健,让气候资源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绿色动能。”

从一张气候名片到一座城市的转型引擎,六盘水的二十年“凉都”路,是气象科技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缩影。当气象数据从观测簿跃入产业核心与民生脉搏,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呼吸,都萦绕着科学赋予的从容与自信。而气象人手中的“气象之笔”,正继续在数据的经纬间,为凉都描绘着更加智慧、更具韧性的明天。

六盘水日报记者 黄伶俐 张萌萌

编辑 谢勇勇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相关文章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23日消息,南海热带低压已于8月23日上午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预计将于24日傍晚前后擦过或登陆海南岛南部沿海。受其影响,23日夜间至25日,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岛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岛部分地区、广西南部沿海有大暴

2025-08-23 17:39:00

查看详情
穗拟设立20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

穗拟设立20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

广州实验室展位展示国产手术机器人。 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南方日报讯 (记者/厉思璇 通讯员/穗卫健宣)8月22日,2025年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下称“医博会”)在广州开幕。医博会不仅汇聚了院士专家、央企高管、三甲医院院长和创新企业代表,也展示了政策制度释放的红利、企业创新的成果与临床一线的

2025-08-23 08:09:00

查看详情
西安八办入藏两件抗战文物 系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前使用

西安八办入藏两件抗战文物 系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前使用

8月22日,“美国记者、社会活动家海伦·福斯特·斯诺文物捐赠仪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创始董事高敏娜,向纪念馆捐赠了两件相关文物(包括一套家居服和一双拖鞋),并介绍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西安八办入藏两件抗战文物据高敏娜介绍,家居服是1933年

2025-08-22 20:03:00

查看详情
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二战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二战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英中了解协会荣誉主席佐伊·里德日前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不可磨灭的篇章,而西方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知之甚少。里德受邀将参加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她告诉记者,自己得知这一消息时感到“非

2025-08-22 09:26:00

查看详情
长治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原艳波荣获“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科普品质认证”

长治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原艳波荣获“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科普品质认证”

8月21日,长治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原艳波荣获“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科普品质认证”,这一认证标志着该院在全飞秒近视矫正领域的专业水平再获权威认可。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科普品质认证授牌仪式上,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代表王明泉为原艳波授予认证奖牌。成为微创全飞秒精准

2025-08-21 16:44: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