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鱼跃鸟飞入画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8:58:00    

  南昌新闻网讯 7月盛夏,赣江浩荡奔流,鄱阳湖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河湖相连处,水清安澜、鱼翔浅底。

  2020年1月1日起,南昌在鄱阳湖、赣江和抚河辖区水域逐步落实“十年禁渔”政策,全面退出捕捞,让生态得以休养生息。

  如今“十年禁渔”过半,渔民从“水里捞饭”到“岸上生金”、“微笑天使”江豚频现赣鄱水域、南矶湿地候鸟翩跹、人水和谐共生……沿南昌650余公里河湖岸线,水清鱼跃的美好图景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视野中。

  从“退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

  近日,行走在南昌县富山乡滩上村,远处高耸的姚湾码头、工厂厂房和周边成片的黄绿水稻田,展示着这个村庄在近年所发生的惊人变化。

  滩上村位于赣江边,村庄北面还有水系与抚河故道相连,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出了一个自古就远近闻名的小渔村。

  “退捕前几年就不行咯,水里鱼越来越少!”下午3点半,路上碰巧遇见滩上村村民喻宗兵骑着电动车下班。

  “他以前可是我们这有名的‘渔王’,现在在附近工业园一家企业上班。”村干部喻云辉介绍。

  喻宗兵今年49岁,从小跟着家里长辈捕鱼,后来凭借着过硬技术和过人胆识,组建了捕鱼队,是滩上村捕鱼最多的。

  “赚的也是辛苦钱,风里来雨里去。”喻宗兵说,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村里人从‘80后’开始,基本就没捕过鱼,大家宁愿出去打工。”喻云辉也是一名“80后”,他说家里也就老一辈会捕鱼的技艺,年轻人都不会了。

  据介绍,为帮助退捕渔民更好就业,近年来,富山乡积极与小蓝经开区、姚湾码头项目等对接,争取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我们村很少有去外地打工的,因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喻云辉的语气中略带自豪。

  退捕禁渔政策以来,在南昌,像喻宗兵一样“洗脚上岸”的案例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实现稳定就业,有的成功创业后还带动其他退捕渔民就业,有的从“渔民”转变为护渔员、护鸟员。

  截至目前,南昌建档立卡退捕渔民6516户,船、网、证实现了100%回收。为保障退捕渔民充分就业,南昌还建立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就业帮扶、实用技术培训、创业指导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等,让渔民从“退得出”向“稳得住”再向“能致富”推进。

  从“难觅珍稀”到恢复性增长

  7月1日早上6点,在新建区昌邑乡河口位置,初升的阳光洒向赣江水面,映出金色的粼粼波光。

  “今天涨水了,看样子进网的鱼不会很多。”河岸边停着一条小船,南昌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水产所”)高级工程师雷小青正和队员们收拾工具,准备乘船去江中心开展赣江北支昌邑监测点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

  调查队伍一行6人,包括水产所2名科研人员,2名实习大学生以及负责下网捕鱼和开船的退捕渔民老陈夫妇。“这里是血防区,记得都戴上手套,防止感染血吸虫。”雷小青又叮嘱大家戴上防晒草帽、穿好救生衣。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水花飞溅,一行人乘着船往江中心去了。

  根据江西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工作安排,南昌总共有7个调查点,其中新建区3个,南昌高新区、进贤县、安义县和南昌县分别有1个点,每个点位每年要进行2次调查。水产所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团队每年有14周都在野外工作,用刺网和地笼采集鱼类标本、水质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样本,并进行标本分类鉴定、渔获物分析、水环境因子分析等,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船开行出去不到10分钟,就到达第一个采样断面。负责下网捕捞的老陈把前一天放下去的渔网拉上来。“鲢,全长68厘米、体长58厘米、体重3520克……”队员报出数据,雷小青则在一旁记录。记录完,活鱼会被放回水里,较为完整和新鲜的鱼类制作成标本,死鱼则主要进行掩埋等无害化处理。

  “这几年,共监测到鱼类60余种,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现一些珍稀保护鱼类,比如鳤,今年又发现了胭脂鱼。”雷小青一边记录一边介绍,这些珍贵的鱼类以前都很难见到。

  作为江西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南昌站的技术依托单位,南昌市农业科学院致力于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及长江江豚养护工作,涉及水域主要包括鄱阳湖、赣江、潦河等重点水域,主要于4月—7月的鱼类繁殖期及9月—11月的鱼类索饵期,通过主动捕捞的方式,对鱼类资源及栖息生境进行调查监测。目前,他们正在开展2025年资源调查工作。“野外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是一项相对辛苦和枯燥的工作,但也是评估禁捕效果的重要手段,意义重大。”水产所所长曾柳根介绍,根据近两年的调查监测结果来看,禁捕后南昌市辖区主要水域鱼类资源呈恢复性增长,江湖洄游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珍稀保护鱼类再次出现,经济鱼类种群结构逐渐优化等,都表明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明显成效,同时监测结果可为评估我市增殖放流工作成效及我市生态考核提供数据支撑。

  从渔业乡镇到候鸟栖息引客来

  7月初,鄱阳湖南矶湿地进入水位上涨期,湖水已漫上湖底公路。站在路边可见鱼儿水中畅游,空中时不时掠过几只飞鸟。

  来到南矶乡,放眼望去周边已经是一片汪洋。上午10点,在环湖公路上,护渔队队员万绍凤和其他队员一起,顶着烈日,骑着电动车在路边巡逻,“要防止有人捕捞、垂钓、破坏环境,同时救助候鸟。”

  “我最多的时候也有5条渔船呢。”老万原先也是渔民,退捕上岸后就加入南矶乡护渔队,从捕鱼变护渔,每天从早上8点巡看,“现在涨水了,湖区进不去,就怕有些人偷偷跑来岸边钓鱼。”老万一边说着,眼睛不忘向周边巡视。

  “现在鱼多了,候鸟的食物也多了,它们就更愿意到南矶来了。”老万说,以前捕鱼的多,湖里都是渔网,鸟扎进去找食物,很容易就被网缠住。

  哪儿环境好,候鸟也知道。如今,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每年有包括白鹤、天鹅、大雁等20多万羽候鸟到这里越冬栖息。

  候鸟的到来为鄱阳湖带来生机与活力,让南矶乡这个渔民乡镇变成旅游小镇。从春之芳草、夏之湖水,到秋之芦荻、冬之候鸟,每年九月退水到次年四五月,南矶湿地迎来游览高峰。

  “到那时,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回来把农家乐重新开张,最多的时候能有100多家。”老万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村民一年赚两份收入,“涨水的时候去城里打工,剩余时间回来开农家乐,吃生态饭,只要勤快日子过得差不了。”

  生态环境变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家保护的热情也更高了。

  老万是护渔队队员,但是又不仅仅只护渔,“今年年初,我在巡湖的时候发现一只被废旧渔网缠住的大雁,立马打电话给专业人员前来救助。”

  鄱阳湖的水,曾是困住南矶群众的“枷锁”。但对如今的老万来说,涨水了也没什么不好,那些心存侥幸想来抓鱼的都进不来。

  到了退水期,老万的工作量又要增加,“上游带下来的垃圾全都冲到岸边,我们要负责清理干净。”

  近年来,南昌禁捕退捕执法力度持续加大,成立24小时制联合执勤组打击非法捕捞和整治违规垂钓,同时对涉渔案件协同调查,守护赣鄱宁静水域。通过实施严格的禁捕措施,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保护区还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强水域环境的监测与治理,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江豚啊,我现在经常见到了。”多年的巡护工作,老万现在也见识了不少,有时还能看见麋鹿。

  在东湖区扬子洲镇,护渔队队员郭国金每天早上8点便和同事开启一天的监测、巡护工作。“我以前是渔民,2020年响应政府号召,上交了渔船,后来就加入了江豚保护工作。”郭国金表示,和他一同加入护渔队的,还有昔日的渔民好友。

  凭借几十年的渔业经验,护渔队对江豚活动区域的情况了如指掌,哪里好下网、哪里能放暗笼都一清二楚,这使得他们在打击违规捕捞时游刃有余。郭国金说:“小时候只听大人说过江豚,从没亲眼见过,现在能够经常看到!”

  “护渔队队员每日沿江巡查,渔业村党员志愿者也会不定期加入。”渔业村党支部书记郭友谊表示,除了巡逻清理垃圾、劝阻垂钓者,他还带着渔业村的党员志愿者们积极参加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保障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改善江豚“伙食”。

  近年来,南昌持续投入资金在赣江水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放“四大家鱼”,为江豚补充饵料。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长江江豚不仅是长江特有的,更是长江流域生态改善的见证者。

  全面禁捕以来,鄱阳湖及赣江的鱼类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以鱼为食的长江江豚栖息状况明显改善,在南昌市辖区水域出现江豚的次数和数量相比禁捕前明显增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昌将持续巩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果,加强帮扶跟踪监测,依托市公安局“大数据云视频中心”和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平台和5G智慧禁捕指挥系统,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全市天然水域,织密防护网,加快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修复。(洪观新闻记者 周冬火 熊婷婷 万敏/文)

相关文章
鱼跃鸟飞入画来

鱼跃鸟飞入画来

  南昌新闻网讯 7月盛夏,赣江浩荡奔流,鄱阳湖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河湖相连处,水清安澜、鱼翔浅底。  2020年1月1日起,南昌在鄱阳湖、赣江和抚河辖区水域逐步落实“十年禁渔”政策,全面退出捕捞,让生态得以休养生息。  如今“十年禁渔”过半,渔民从“水里捞饭”到“岸上生金”、“微笑天使”江豚频现赣

2025-07-06 08:58:00

查看详情
从非遗体验到亲子互动 南昌端午文化大餐已备好

从非遗体验到亲子互动 南昌端午文化大餐已备好

端午假期将至,南昌的天气似乎不太“给力”。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31日白天,南昌阴天间多云,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5月31日晚上至6月2日,因处于主雨带南缘,南昌有一次降雨过程。阴雨天气,出门赏景的计划难免被打乱。记者特地整理了南昌市内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展览到文化演出,总有一款适合你,快来看看吧!【

2025-05-30 11:14:00

查看详情
漓江上的实战演练

漓江上的实战演练

船艇活饵救援项目演练。 文自成 摄开展O字形编队项目演练。 黄结 摄船艇离心救援项目演练。 文自成 摄演练结束后,队伍集合对演练进行总结讲评。 黄结 摄两栖救援船开展救援演练。黄结 摄近日,我市漓江水域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救援演练活动。在模拟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水险情中,消防救援人员在湍急的水流中驾驶冲锋

2025-05-22 14:20:00

查看详情
高曙光、陈妍希、袁姗姗、张馨予、颜安……众星云集!南昌国际时尚周开幕 滕王阁上演时尚大秀

高曙光、陈妍希、袁姗姗、张馨予、颜安……众星云集!南昌国际时尚周开幕 滕王阁上演时尚大秀

开幕式明星走红毯 5月7日,南昌国际时尚周开幕式暨Bazaar Shine“鎏光之夜”盛大开启。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交融与时尚创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古今对话、东西合璧”的视觉盛宴。开幕式现场,千年滕王阁变身时尚舞台,非遗表演、璀璨珠宝与鎏金秀场交相辉映,共同见证南昌时尚文化的破界新生。演员高曙光、陈妍

2025-05-09 16:02:00

查看详情
李红军会见著名导演陆川一行

李红军会见著名导演陆川一行

5月7日,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红军会见了北京猿动力泛娱集团董事长、著名导演陆川一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松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赵捷,副市长江新洪参加。李红军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陆川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他对南昌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并介绍了南昌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

2025-05-08 09:29: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