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海水产养殖迈向多元发展新征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54:00    

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传出:被称为“淡水虾王”的罗氏沼虾在循化试养成功。这不仅开启了青海特色水产养殖的篇章,也为全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在高寒缺氧、气候寒冷的青藏高原养殖罗氏沼虾,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循化本土企业青海康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成功养殖,离不开企业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也离不开对技术难题的不懈攻克,是青海水产养殖业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生动写照。

循化成功试养罗氏沼虾,对于青海水产养殖业而言,意义深远。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青海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冷水鱼养殖领域,品种相对单一。罗氏沼虾的成功引入,丰富了青海水产养殖的品种,为养殖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构建更加多元化、抗风险能力更强的水产养殖产业结构。从市场拓展方面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罗氏沼虾凭借其鲜美的肉质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青海本地养殖罗氏沼虾,不仅能够满足省内市场对优质虾类产品的需求,减少对外地产品的依赖,降低运输成本和损耗,还能凭借高原生态养殖的特色,打造具有地域标识性的品牌,拓展省外乃至国际市场,提升青海水产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青海在水产养殖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共和县龙羊峡库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水域条件,建成了国内渔业健康养殖基地,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龙羊峡三文鱼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7%,“青海三文鱼”已成为青海农牧业特色品牌之一。海东市化隆、循化、民和三县沿黄地带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业,初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养殖发展模式,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这些成功案例,为循化罗氏沼虾的养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青海水产养殖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氏沼虾的养殖,是青海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它让我们看到了青海水产养殖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罗氏沼虾养殖产业一定能够在青海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增添新的光彩,助力青海水产养殖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编辑:刘海钧;

相关文章
“天麻就是咱们自己种植的‘金蛋蛋’!”央视主持人冯云飞点赞佛坪天麻→

“天麻就是咱们自己种植的‘金蛋蛋’!”央视主持人冯云飞点赞佛坪天麻→

8月2日晚,“大地流彩·新国潮”乡村优秀文化艺术展演暨热土中国行走进佛坪,节目现场岳坝镇的天麻种植“土专家”董水成,接受了央视主持人的采访,成为当晚的焦点。主持人 冯云飞“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董水成大哥。我们来看一下水成大哥已经把自己种的天麻带到了现场,这可以说是咱们种出来的‘金蛋蛋’啊。”董水成

2025-08-12 09:28:00

查看详情
药香漫高原 岐黄惠民生——青海中(藏)医药夜市点燃盛夏热情

药香漫高原 岐黄惠民生——青海中(藏)医药夜市点燃盛夏热情

盛夏高原,药香萦绕。7月26日晚,青海省中(藏)医药夜市暨“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在西宁市城北区豹街火热上演。20多个特色展位沿街铺展,融合中(藏)医药文化展览、健康服务、互动体验等,为高原群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体验中(藏)医药文化奇妙之旅。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人潮涌动,中(藏)医药文化展示与体

2025-07-27 21:05:00

查看详情
立规矩  讲规矩  守规矩 李姝睿

立规矩 讲规矩 守规矩 李姝睿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员干部懂“规矩”、讲“规矩”是政治上成熟和清醒的标志,更是为官从政的根本要求

2025-07-14 03:34:00

查看详情
第十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7月19日举办 1100余名高手刚察“论箭”

第十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7月19日举办 1100余名高手刚察“论箭”

7月7日,记者从第十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该赛事将于7月19日至21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举办。  赛事设置现代传统弓、复合弓、反曲弓、牛角弓4大弓种,包含5个竞赛项目,以满足射箭爱好者的多样化需求,预计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名顶尖射箭运动员参赛。  会上还公

2025-07-08 11:49:00

查看详情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在这条英雄“含量高”的路上寻初心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在这条英雄“含量高”的路上寻初心

淠河东路街景(受访对象提供)“这条路两边居住着400多位从青海221基地隐姓埋名归来的国之功臣,3000余位参与过中国预警机研究的科技尖兵,还有70多位在抗美援朝等战争中功勋卓著的老战士,40多位驰援武汉的抗疫勇士,我也居住在这里。”陈相珍自豪地对大家说,这里被市民们誉为“英雄含量最高的街道”。军人

2025-06-27 03:04: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