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身份证”来了,7月15日起施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9:48:00    

网购时要用到实名信息

但又不想透露个人隐私

生活中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烦恼?

近日

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

六部门联合公布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方式,既能证明身份,又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管理办法明确,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效果,同时也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投入成本。



目前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

广大用户可通过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

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

以便在互联网服务

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

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


“网号+网证”

给身份信息“加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是指国家根据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平台通过“网号+网证”双轨机制,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


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


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网上需要注册账号时,一般都需要输入我们的身份证号、手机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现在,只要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网络身份,在其他各家App需要认证“你是你的时候”用国家身份信息来认证自己。


相当于国家给自己发了一件“个人信息防弹衣”,让对方无法拼凑出你的完整个人信息和网络画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以某航旅App为例,点击“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图标进行关联登录,便可以不再输入身份证号码。登录完成后,点击证件可看到显示已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完成认证。)



据了解,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已对接400余款App,包括各大互联网平台和政务服务、金融征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行业领域的线上应用,在账号注册、一键登录、密码找回、手机号变更、会员管理、预约购票等众多场景均可使用。


网络身份申领攻略


申领需要一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

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App

点击“立即申领”

之后就可以按下图指示进行操作


未成年人同样可以进行申领

但需已申领网络身份信息的监护人

进行协助

转发提醒身边的小伙伴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和营养“1+2+8”合作机制及工作联系点会议在无锡召开

食品安全和营养“1+2+8”合作机制及工作联系点会议在无锡召开

2025年5月23日,食品安全和营养“1+2+8”战略合作机制及工作联系点工作会议在江苏无锡召开,相关单位汇报交流工作进展,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出席会议并讲话。沈洪兵同志充分肯定“1+2+8”合作机制建设和4个工作联系点所取得的成效,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进

2025-05-26 20:34:00

查看详情
“新身份证”来了,7月15日起施行

“新身份证”来了,7月15日起施行

网购时要用到实名信息但又不想透露个人隐私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烦恼?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

2025-05-26 09:48:00

查看详情
鲤城一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年底封顶

鲤城一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年底封顶

【来源:东南早报】日前,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鲤城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及周边配套设施项目7号楼顺利封顶,这是该项目首栋封顶的建筑,标志着项目建设转入新阶段。 泉州网5月24日讯(融媒体记者张素萍 通讯员林思敏 文/图)日前,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鲤城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及周边配套设施项目7号楼顺

2025-05-24 13:10:00

查看详情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5月20日起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据介绍,这次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

2025-05-21 07:53:00

查看详情
支持公民依法获取政府信息 应公开的需20日内公开

支持公民依法获取政府信息 应公开的需20日内公开

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新的司法解释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受理情形,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中原告资格和适格被告,确定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中被告与原告的举证责任,完善政

2025-05-21 07:06: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