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佛光:河西走廊上的石窟艺术
中国日报4月2日电 (记者 赵旭)至孝之子当以何礼祭奠笃信佛教的亡母?作为河西走廊地区曾经的统治者,北凉第二位君主沮渠蒙逊(368-433年)以凿山开窟塑造佛像作答。他选择了天梯山来实现这一愿望。

天梯山石窟大佛
天梯山距其权力中心凉州(今武威)不足数里,这座祁连山余脉中的隐秘山丘本就适合清修。尽管蒙逊为母开凿的具体洞窟已难考据,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里由此成为佛教石窟雕刻的一个中心,并延续了数百年。
早春时节驱车自武威市中心出发,不足一小时便可直面这份恢宏遗产:一尊开凿于盛唐、面朝南方的30余米高砂岩释迦牟尼佛像依山岩天然弧度逶迤而立。佛陀面带微笑,左手抚膝、右掌前推的经典姿态——传说此手印曾令对面远处山体停止前移。在佛前面,是冰封水库的黄洋河水库的无垠白色 ——夏天,这片水域呈现出一片碧绿。

天梯山石窟与黄洋河水库之间有大坝相隔
砂岩易受刻刀雕琢,亦易在风雨中剥蚀。与敦煌石窟等众多河西走廊的石窟遗址一样,该佛像及周边洞窟得以保存至今,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干旱气候。1958年,为了农业灌溉,当地政府修建了黄洋河水库,水位一度淹没至大佛的膝部。
尽管1992年加建了一道大坝将水与大佛隔开,但原本存在于较小洞窟中的雕像和壁画早在水库修建前就被转移,如今只能在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市博物馆中见到。
"天梯山石窟在中国佛教石窟群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石窟景区讲解员鲍睿如是说。"这里的佛教造像面庞圆润,双唇丰厚,深邃的眼眸与高挺的鼻梁赋予其鲜明的立体感。佛像身材健硕,姿态优雅流畅,宛若舞者般飘逸动人,这写都凸显了印度佛教艺术的独特韵味。"

天梯山石窟壁画
她指出,天梯山石窟见证了印度佛教艺术初入中国时最原始、最未受本土化影响的样貌。到了下个世纪,随着本地文化的渗透,儒家与道家思想对雕塑风格产生了影响,造像逐渐纤细修长,衣饰更显宽松,垂带飘逸,增添了几分中国传统美学的典雅与精致。
439年,北魏(386-534)结束北凉对河西走廊的统治,统一北方。战后,北魏统治者将几乎所有北凉的显贵家族与工匠都迁往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这些工匠随后参与了中国腹地佛教石窟的雕刻与装饰,将著名考古学家宿白称之为"凉州模式"的石窟艺术风格传播开来。

龙门石窟的建造风格深受天梯山石窟的影响
从世界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种强调人体比例自然、面部表情丰富,并采用"对立式平衡站姿"(contrapposto)的造像风格,与犍陀罗艺术传统一脉相承。犍陀罗艺术兴盛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主要分布在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地区,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写实风格与印度本土艺术传统。其诞生可追溯至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4世纪远征印度及其后希腊化统治时期。犍陀罗风格在贵霜帝国时期(公元1-3世纪)得到长足发展。贵霜帝国的建立者是曾居于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尝试与月氏人结盟,共同对抗匈奴。
值得一提的是,天梯山石窟的缔造者沮渠蒙逊极有可能拥有月氏与匈奴血统,这不仅反映了河西走廊的复杂历史,更折射出中华文明的多元融合的进程。
佛教与政治:沮渠蒙逊的考量
事实上,许多学者认为,沮渠蒙逊修建天梯山石窟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政治动机。在河西走廊这片政权更迭频繁的土地上,佛教是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即便是如沮渠蒙逊般铁腕的统治者,也需要依靠佛教来赢得民心。
1247年,蒙古王子孛儿只斤·阔端在武威会见了远道而来的西藏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简称萨班),后者携两位年幼的侄子同行,其中一人便是当时只有9的八思巴。此次会面使得吐蕃(西藏)正式归属蒙古统治。1270年,35岁的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帝师,一年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如今,回顾这段历史的最佳去处是武威的白塔寺——萨班曾在此修行,直至1251年圆寂,享年69岁。他的舍利被安葬在此,并由阔端修建纪念塔供奉。

武威白塔寺内的萨迦班智达灵骨塔遗址
在河西走廊上,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立。著名的张掖马蹄寺石窟就是以藏传佛教的风格建造的。据传,格萨尔的战马曾在此留下蹄印。这里的石窟群沿峭壁分布,跨度达30公里,由七个石窟群组成。最著名的当属"三十三天石窟"——游客需在极为狭窄的阶梯上攀爬,甚至手脚并用,方能抵达七层塔状结构中相连的21个洞窟。

马蹄寺石窟群内的三十三天石窟
而河西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当属鸣沙山下的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如珍珠串联1720米崖面,演绎千年丝路文明。敦煌石窟的黄金时代与唐代(7世纪至8世纪中叶)相呼应,在这一时期,大唐王朝达至鼎盛,其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会。

敦煌莫高窟
居景区资深讲解员仲娜说,古代丝绸之路充满未知与危险,昔日的旅人常在出发前,于敦煌开凿佛窟,以祈求佛祖庇佑他们的旅程。"正因如此,这些洞窟不仅仅是艺术瑰宝,它们更是丝绸之路的守护者,为行者带来心灵的慰藉与精神力量。"

敦煌鸣沙山
而今,鸣沙山的沙粒仍在风中吟唱,而石窟里的飞天,已然舞动了整整一千六百年。盛唐气象在莫高窟壁画中凝固:木构楼阁的榫卯精巧、烛台香炉的纹样繁复、乐舞伎人的衣带当空,长安城的繁华在画匠笔下化为佛国仙境。

敦煌莫高窟壁画
今日,游客步出洞窟,观看根据壁画复原的舞蹈表演。伴随舞者的旋转跳跃,时光仿佛回溯千年,历史与现实交汇——而你,或许已然成为这场千年舞蹈的一部分,在风沙不息的轮回中,续写着文化、信仰与探索的永恒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
-
-
4月6日,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满载4000多名宾客从青岛国际邮轮港启航,正式拉开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的序幕,现场给予水门最高礼遇。这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母港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不仅为宾客带来了全新的豪华邮轮度假体验,也为青岛及北方地区的邮轮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
2025-04-07 09:03:00
查看详情
-
-
《哪吒2》在海外掀起观影狂潮影片中的“急急如律令”到底怎么翻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今天带你去汉代简牍中找一找它的来源↓↓“如律令”究竟是什么意思?1990年,悬泉置遗址出土了一枚“迎天马简”。简文内容是,朝廷派专人前往敦煌迎天马,出长安后,从右扶风往西直到敦煌。沿途驿站传舍,都要按规定招待,并提供车
2025-04-06 19:14:00
查看详情
-
-
精美的黄河石、鲜艳的秦腔脸谱、细腻的莫高窟壁画……走近伊日克·伊丽莎维塔的工作台,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迎面而来。27岁的丽莎来自乌克兰,毕业于乌克兰苏梅国立师范大学美术装饰艺术修复专业。两年前,她来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读者晋林工作室,担任外籍员工,跟随工作室独立出品人徐晋林学习,开启了与中国传统文
2025-04-03 19:32:00
查看详情
-
-
中国日报4月2日电 (记者 赵旭)至孝之子当以何礼祭奠笃信佛教的亡母?作为河西走廊地区曾经的统治者,北凉第二位君主沮渠蒙逊(368-433年)以凿山开窟塑造佛像作答。他选择了天梯山来实现这一愿望。 天梯山石窟大佛天梯山距其权力中心凉州(今武威)不足数里,这座祁连山余脉中的隐秘山丘本就适合清修。尽管蒙
2025-04-02 17:22:00
查看详情
-
-
新武威客户端讯(张婷 万烨)3月28日,省工信厅公示了2024年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评定结果,武威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继获评2023年度优秀链主企业后再次榜上有名。武威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伊利集团在河西走廊布局建设的唯一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目前,公司已建成液态奶生产线17条,日产液态奶1450吨。2
2025-04-01 11:02: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莫兰特伤退,雷霆29分逆转灰熊拿到赛点
- 9 食品安全责任再压实,“双总监”能否成为“双保险”
- 10 果然财经|换帅!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
- 11 保罗:下个月就40岁了 我热爱篮球但也想陪伴家人
- 12 金价持续下跌!黄金饰品克价5天跌近50元
- 13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幼儿园小一班香椿鸡蛋饼食育活动小记
- 14 雪豹穿行公路被撞死亡!野生动物“路杀”为何时有发生?
- 15 地铁站口占道经营 乘客进出不便
- 1 爱沙尼亚:准备好向乌派军
- 2 兰州市3名青年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 3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赞赏马斯克:你受委屈了,非常感谢你
- 4 空姐飞机上卖彩票,有人曾中25万,西部航空回应
- 5 阿迪达斯称将在美国市场全面涨价,CEO透露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
- 6 金饰价格跌破1000元大关
- 7 一季度“两新”政策带动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
- 8 应对美国关税战 欧洲重拳出击
- 9 “五一”天气,“热力”十足!
- 10 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学子走进深圳理工大学 开启高校探索之旅
- 11 五一假期第一天,青岛栈桥人山人海
- 12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2025年新乡市比干文化旅游节开幕
- 13 “五一”假期首日 荣昌等渝西方向车流量攀升
- 14 致敬每一位正在奋斗的你
- 15 临沂全市推行!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