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十部作品以“啄木之声”,奏响文艺评论强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4:00    

啄木咚咚,空谷传声。5月20日,由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主办的《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4)》新书座谈会在京举行。该文丛推出的十部力作涵盖文化管理、文艺理论、新媒体写作、古风舞蹈、当代造型艺术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在多元语境中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探索。

据介绍,《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以下简称《文丛》)出版计划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23年联合启动,坚持出成果、出人才,被誉为“暖心工程”。继2023年首批九部作品集问世并收获广泛好评后,2024年第二批《文丛》申报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集束呈现中国评协10位会员的前沿文艺评论成果,涵盖文艺理论、文学、戏剧、舞蹈、影视、美术、摄影、书法等诸多文艺门类和领域。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4)》书影。

2024年度《文丛》收录的十部作品分别为:马健《文化艺术的管理逻辑》、龙其林《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之间》、师力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书写》、赵建新《为传统赋新声》、金浩《古风舞蹈评论》、陈旭光《影像中国与光影未来——陈旭光影视理论批评选集》、李宁《时代镜像:新时代国产影视剧观察》、陈履生《造型艺术的当代问题》、吴吕明《摄影:观照与遐想》、杨勇《书法三重奏:创作、展览与评论》。这些作品不仅学术功底扎实、文风兼具理性与温度,更紧贴行业发展前沿,呈现出中国当代文艺评论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与现实观照。

座谈会上,文丛作者马健、龙其林、师力斌、金浩、吴吕明、杨勇总结评论工作要义和经验,探讨AI时代文艺评论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各艺术门类的对话与互动。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卫士”“树木医生”,专家代表中国评协理事、《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中国评协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中国评协新媒体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央视剧评”主编杨珺,中国评协会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祝帅,中国评协视听艺术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高度评价中国评协的“啄木鸟”品牌与系列活动,特别是啄木鸟文丛富于正大气象、富有多重意义,注重艺评现场、发扬批评精神,体现学科全面覆盖和创作路径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术与大众有机兼容,有力呼应新时代文艺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多元多彩的文艺评论图谱,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评论家一致强调文艺评论的人民立场、清新文风,希望用评论推动更多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大众文艺。

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辑邓友女认为,啄木鸟文丛用专业权威的声音架设文艺创作与理论建设的桥梁,既注重学术深度,又强调现实关切,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文联社秉持“以出版助推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初心,期待文丛成为文艺评论家的“孵化器”、文艺创作的“指南针”和公众审美的“引领者”。未来,文联社与主编方将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出版资源,推出更多优质评论佳作,孵化更多优秀评论家,把“啄木鸟文丛”这块招牌打造得更加响亮。同时,继续创新营销传播推广形式,探索短视频、播客和有声书等形式,让深度的学术思考以更轻盈的方式触达年轻群体;深化与高校、图书馆等的合作,推动文丛进入学术研究与教学一线;联合主流媒体打造相关专题栏目,推动学术成果从专业圈层走向大众视野,增强文艺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表示,《文丛》每部作品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评论家对文艺现象深入思考、对艺术规律不懈探索的结晶,并示范带动多地文联和评协开展文丛征集和出版资助工作。中国评协将加强与各方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培训等活动,积极为文艺评论工作者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文艺评论人才成长和队伍壮大。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5)》出版申报通知同期发布。

相关文章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23日消息,南海热带低压已于8月23日上午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预计将于24日傍晚前后擦过或登陆海南岛南部沿海。受其影响,23日夜间至25日,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岛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岛部分地区、广西南部沿海有大暴

2025-08-23 17:39:00

查看详情
西安八办入藏两件抗战文物 系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前使用

西安八办入藏两件抗战文物 系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前使用

8月22日,“美国记者、社会活动家海伦·福斯特·斯诺文物捐赠仪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创始董事高敏娜,向纪念馆捐赠了两件相关文物(包括一套家居服和一双拖鞋),并介绍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西安八办入藏两件抗战文物据高敏娜介绍,家居服是1933年

2025-08-22 20:03:00

查看详情
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二战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二战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英中了解协会荣誉主席佐伊·里德日前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不可磨灭的篇章,而西方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知之甚少。里德受邀将参加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她告诉记者,自己得知这一消息时感到“非

2025-08-22 09:26:00

查看详情
上海书展|许子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与张爱玲

上海书展|许子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与张爱玲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山与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与张爱玲●活动时间2025年8月19日17:00-18:00●活动地点上海书展(友谊会堂友谊厅)●嘉宾许子东主讲人许子东许子东,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曾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

2025-08-17 17:19:00

查看详情
世运选手在成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

世运选手在成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

来源:新华社8月12日,参加成都世运会的西班牙运动员在成都东郊记忆游玩。新华社发(成都东郊记忆供图)新华社成都8月16日电 题:世运选手在成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新华社记者童芳、李倩薇、董小红外国人玩转中国功夫、洋面孔说四川话、机器人服务赛事……正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世运会赛场内外,不少外国运动员

2025-08-17 11:04:00

查看详情